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達彥)美麗鄉村建設是我們黨和國家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村發展穩定的一項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隨著改革開放和黨在農村各項惠民利民政策的貫徹落實,農業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農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但是,由于農村農民居住分散,山水田林路等公共資源利用率不高,優勢教育、衛生、文化資源配置不足不均,農民的思想觀念陳舊落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收入消費水平與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我市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在市政府的指導下,各縣區創建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聲勢、有特色,可謂千帆競發、亮點紛呈,已經呈現出良好的創建氛圍和創建效果。但是,各地在具體創建活動開展中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又急需引起重視的問題。
一是等待觀望思想。一些地方在美麗鄉村創建上始終盯住中、省、市的項目安排多少、資金給多少,多給多干,少給少干,不給不干。二是規劃起點不高,編制的規劃年限短、線條粗、不具體。有的鎮村按十年編制規劃,更有按五年編制規劃的;有的地方規劃目標不明晰,措施不具體。三是“三重三輕”現象嚴重(重形象輕內涵、重建設輕管理、重眼前輕長遠)。有的地方只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的改善,而忽視了日常維護管理的機制制度創新,忽視了基礎設施的作用更大發揮,忽視了主導產業培育和農民技能素質提升的長遠思考。四是群眾發動不充分,主體參與意識氛圍不濃。在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中,農民群眾應該是創建活動主體。充分調動和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廣泛發動群眾,讓群眾參與規劃編制,宣傳教育群眾強化主人翁認識,積極主動參與建設。五是領導重視不夠,合力尚未形成。有的地方還沒有把美麗鄉村建設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沒有突出重點狠抓項目整合,特別是部門建設合力沒有形成。
針對存在的上述問題,要取得美麗鄉村創建的示范效應,必須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一是強化領導,狠抓責任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必須統一思想,高度重視,主要領導特別是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上手,要高標準高起點精心編制和審定建設規劃,依據規劃制定好操作性強的建設實施方案;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出征的美麗鄉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創建部門工作分工責任;建立創建工作目標考核獎懲、創建工作項目整合、創建工作階段工作督查和創建部門聯系會議等制度,加強對創建美麗鄉村的組織領導,確保創建實效。二是齊抓共管,聚力投入創建。各相關部門要聚力創建美麗鄉村為載體,積極爭取和編列項目傾力支持;市、縣美麗鄉村辦公室要全力協調,加大平時工作督查力度,及時發現創建工作的先進典型及好做法,總結形成經驗予以推廣。三是注重動員,組織群眾參建。美麗鄉村創建既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事,更是創建地廣大農民群眾自己的事。縣、鎮黨委政府要廣泛發動群眾,積極籌資投勞參與創建工作,積極組織開展自身居住環境治理維護,教育和引導群眾提升素質,在創建工作中要當“主人”,不要當“看客”,更不能當“局外人”;注重倡導規范和加強廣大群眾日常行為管理,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形成關心集體、愛護公物和公益設施的道德情操。四是廣泛宣傳,營造創建氛圍。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各創建鎮村要充分利用會議、板報、報紙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廣泛宣傳創建美麗鄉村的重大意義、創建內容、創建主體和管理維護公約,切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扎實創建活動,真正使我們廣大的農村成為充滿歡樂、充滿希望、令人向往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