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魯甸地震救援工作已接近尾聲,“中國首善”陳光標的身影
出現在災區救援現場,只不過一向“大方”的“首善”這次僅捐獻了20萬元款物。一向高調炒作的陳光標,自稱擁有“大約50多個億的全部家當”。
汶川地震獲利20億?
南京市江寧區勝利路1號,南京黃埔防災減災培訓中心顯得異常冷清,這里是陳光標組織開展災區救援的總部所在地。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陳光標一度被媒體包裝成救災英雄。
事后,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黃埔)對外發布消息稱,在抗震救災結束后,江蘇黃埔免費承接了江蘇對口支援的德陽、綿竹等地70%的場地平整土方任務。
中國新興建設集團三公司原黨委書記戴玉春估算,陳光標在汶川地震中回收的廢鋼材保守估計在百萬噸以上。
江蘇省再生資源協會2008年底會議紀要顯示,2008年5月,江蘇當地廢鋼收購價格為每噸4000元,到2008年底時跌至每噸1800元,廢鋼材收購的均價在3000元左右。
據此推算,陳光標及其公司在綿竹回收的以百萬噸計的廢鋼材,價值30億元。按其承接70%場地平整土方任務計算,其在綿竹災區回收的廢鋼材價值約20億元。
“標哥”拆遷史
本世紀初,拆遷危舊房并不被人看好。2003年4月,陳光標注冊了江蘇黃埔公司,開始涉足這一行業。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南京市承辦世界華商大會,江蘇展覽館舊館需要拆除,陳光標攬下了此業務。陳光標事后對《京華時報》稱,“這筆拆遷業務,刨開工錢和其他開支,純賺了285萬元。”陳光標說。這筆意外的財富讓陳光標在拆遷行業一發不可收拾。“2010年4月,接到北京城建集團央視項目總承包的邀請招標,在當年7月23日中標。”陳光標說。
北京城建集團廖安國表示,整棟樓的工程量大約是2.5萬平米,“這一單下來,陳約有2000萬元的利潤進賬”。其他較大的拆遷業務包括迎國慶60周年長安街拓寬改造拆除工程、中央辦公廳085工程、商務部老辦公大樓拆遷、奧運會建筑物輔助拆除工程等。
“一手工程的利潤率有10%到20%,而二手工程的利潤率只有4%到5%,刨開人員工資、稅費、機械損耗等,每年就2個億左右的利潤。”陳光標說。但號稱一年2億利潤的陳光標,名下可查固定資產不甚了了。據《重慶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