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羊駝除了觀賞價值外,還可以通過繁殖,為貧困戶提供駝羔羊,另外羊駝毛也是毛織品的上等原料……”10日的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辛雍家村雨水如注,康樂縣農牧局駐場特派科技員丁普濟在當地一家農牧產業公司的羊駝棚里向記者介紹。
羊駝棚里的861只純種羊駝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它們除了賣萌外,還承擔著“扶貧任務”。
這些2017年10月漂洋過海而來的“萌寵”,目前已經出生了50多只,而一只羊駝,可以賣到2.5萬左右。
未來網記者通過走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與和政縣多個村莊發現,這些特色“小萌寵”正在撬動甘肅的大扶貧格局。
“萌寵”一:除了賣萌 羊駝還可以助力扶貧
2018年7月10日,位于康樂縣辛雍家村的“萌寵”羊駝繁殖生長基地。未來網記者賀卓輝 攝
丁普濟介紹,這些羊駝可以就近消化掉村中老百姓的玉米飼料,目前這家公司已經和農戶簽訂了2500畝玉米飼料訂單,預計12000多噸飼料,并且以保底價一公斤0.35元的價格進行收購,這樣一家農戶一畝地每年可以增加500-600元的收入。
“另外,一只羊駝一年可以生產10公斤左右的羊駝毛,在國外一公斤可以賣到數千元!弊鳛楦叨耸袌龅木费蝰劽,丁普濟介紹,羊駝具有其他牛羊等牲畜不具備的優勢,一旦在康樂縣形成良好的產業銷售模式,將推薦老百姓參與羊駝飼養,增加更多收入。
除了羊駝外,這家農牧企業還從澳大利亞成功引進安格斯牛,這種牛具有生長周期短、肉質好等優勢。這里已經成為安格斯牛的培育繁殖基地:貧困戶可以以優惠價格買到牛崽,政府幾乎全部或者大部分補償購買牛崽所需要的資金,待貧困戶將牛飼養到可以出欄時,企業將會給貧困戶提供高價收購的優惠,當然,農戶也可以選擇市場銷售,主動權取決于農戶自身。
“萌寵”二:高原樹莓成為生態旅游扶貧新寵
2018年7月10日,康樂縣上灣鄉巴馬村村民剛采摘下來的高原樹莓儲存在當地的“共享冷庫”中。未來網記者賀卓輝 攝
在康樂縣上灣鄉馬巴村,45歲的王秀芳盼來了高原樹莓豐收的時刻。2015年,王秀芳在自己的土地上種了2畝這種從青海引進的新水果,經過三年的生長,高原樹莓在今年進入了盛果期。
9日下午,天氣較好,無雨,王秀芳采摘了2畝土地上的首批果實,并將果實放到了村里免費的“共享冷庫”,等待天氣好一些拿出去出售。
這種看起來紅紅的、嘗起來酸酸甜甜的果子,首先由三位村干部分別引進試驗種植1.5畝,通過三年培育,發現高原樹莓非常適應這里的土壤氣候,隨后,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兩次奔赴青海省樹莓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樹莓的種植技術、管理辦法和營銷手段。
隨后,高原樹莓種植專業農民合作社成立,吸納了130戶貧困戶,目前,已經種植了200畝高原樹莓。
雖然樹莓的種植成本需要每畝4000元,但王秀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試驗田的成功經驗顯示,樹莓每年收益在7000元左右,按照每畝4000元投入,三年等待收益,樹莓使用期20年……今年一年的收益將覆蓋樹莓三年的投入,未來17年基本上每年凈賺7000元。
目前,農家樂式的采摘價格已經達到70元每斤,而樹莓在南方市場最高也賣到了70元一斤。
“萌寵”三:特色小果子帶動億元扶貧產值
2018年7月10日,農戶種植的啤特果被制作成果飲料,通過產業發展促進貧困戶增加收入。未來網記者賀卓輝 攝
啤特果是生長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海拔2400米山區的獨特山珍,具備極高的食用價值。
為了帶動農戶脫貧致富,以生產啤特果飲品為主的甘肅和政八八啤特果集團有限公司流轉果農土地7200畝,建成了八八啤特果萬畝種植基地產業園,當地村民每年獲得土地流轉金收入432萬元,畝均收入600元,并為果農提供種植培訓技術,為當地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另外,當地還采勸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在貧困村組建啤特果種植合作社2個,建成啤特果種植基地5個,發展專業種植戶3850戶,帶動全縣啤特果種植面積達17萬畝,覆蓋全縣13個鄉鎮34個貧困村,以最低保護收購價收購果農啤特果,帶動全縣2.6萬戶農戶、4200多戶貧困戶種植啤特果,年產量7.4萬噸,產值達1.9億元,果農畝均增收1200余元。
“萌寵”四:太陽能電板屋頂發電 輕松年入3000元+
和政縣三坪村。 未來網記者賀卓輝攝
和政縣三坪村易地搬遷新農村位于新營鎮東端的三坪村,該村轄12個社310戶,總人口1448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0%,村民居住分散偏遠,以傳統種植、養殖和勞務為主。
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123戶575人,貧困發生率為45.6%,2017年脫貧8戶43人,現有貧困戶53戶248人,貧困發生率為17.13%。
為了有效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2016年當地實施了新營鎮三坪村易地搬遷項目。
在異地搬遷項目現場,記者發現幾乎每個屋頂都有三塊太陽能發電板。
異地搬遷項目負責人買振華告訴記者,在廈門市集美區的大力支持下,在異地搬遷項目啟動了三坪村光伏發電項目,在三坪村新農村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建設一個總裝機容量為344千瓦的光伏發電站,該項目總投資280萬元,全部由廈門市集美區幫助解決,今年5月底已經投入使用,通過光伏發電,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8萬元左右,貧困戶戶均增收3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