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今年春節以來,全國各地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近來已創近5年來最低豬肉市場價格。部分地方出現“肉不如姜”的現象,中小養豬場資金鏈瀕臨斷裂。
逢節必漲、淡旺季分明的豬肉市場從今年初開始就變得非常的詭異,改成了逢節必跌、旺季不旺的現象。從開春以后,豬肉價格就一路下跌,根據農博網報價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2日全國生豬平均價格是每公斤11.13元,比前一天的收盤價格是跌了0.09%。分地區看,全國各省市的生豬價格當中,有17個省份出現下跌,下跌幅度最大的地區是新疆,比前一天收盤價格跌了9.84%。九個省份出現了小幅反彈,五個省份與上一日是基本的持平。
另外,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業系統監測,2月份以來全國豬肉價格持續快速下降,與1月31日相比,4月2日豬的后臀尖、豬五花肉價格全國日均降幅分別為13.5%和14.9%。
具體到南北兩個城市來看,廣州市物價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廣州市豬肉價格仍處于回落當中,昨天廣州生豬的出廠價是每公斤12.4元,去年同期還是13.6元,同比下降了9%,創五年來價格的最低。和南方相比,北方更低。哈爾濱市的豬肉價格平均每公斤9.66元,也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最低。與近來生姜價格上漲相比,豬肉價格已經跌得不如姜。很多市民都說幸虧是配料,以后如果要是炒肉的話不能做姜絲肉了,已經是肉炒姜絲了。另外目前有四成左右監測地的市場豬肉價格都降到了每斤10元以下,多集中在東北三省。河北、山西、河南、四川、山東、湖北、安徽等產豬大省也都降到9塊多錢。
據卓創資訊網監測,豬糧比到目前已經連續八周處在6:1的盈虧水平線以下,連續六周處在5.5:1的黃色預警線以下,總跌幅14.86%。可以說養豬已經不掙錢,目前還正在降低,已經逼近了5:1紅色的預警線。整體的豬肉市場價格還處于下跌的通道。
肉價持續走低,相對應的是,生豬價格下滑,養殖戶虧損嚴重,部分中小豬場資金鏈瀕臨斷裂。
記者走訪農貿市場了解到,從二月初也就是春節前后到現在,豬肉價格整體下降了2塊多錢,如今白條豬的批發價已經降到了7塊多錢,相對應的各個豬肉的品種也出現了價格下滑,五花肉、肥膘肉如今批發價不足9塊錢,前后肘頸背肉不足10塊錢,精瘦肉也只是10塊出頭。
反映到零售價上,豬肉價格也多在10塊錢左右。像市民經常吃的五花肉,零售價不足11塊錢,市民“肉籃子”負擔明顯減輕。
豬肉價格走低,生豬的價格也跌至了幾年以來的新低。
據養殖戶介紹,如今規模化的生豬養殖場生豬每斤賣到5.3元,個體農戶生豬只賣到5塊錢一斤。統計數據顯示,如果豬糧比價已經是降到了5:1的紅色預警線,遠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豬糧比價是用生豬的收購價除以玉米收購價的比例,低于6:1的話,意味著生豬養殖正在虧損。如今的豬糧比價不足5:1,可以看出這個虧損是比較嚴重的。
據山東陽谷景陽岡養豬專業合作理事長孟現壯介紹,如今一頭苗豬養到200米左右出欄的話,每頭豬的虧損都達到了300塊錢左右。據他介紹,現在一些個體的養殖農戶已經放棄了養豬,把老母豬直接賣掉,而他們養殖場也只好采取淘汰一些老齡化的、產能低的老母豬以及降低管理成本來壓縮成本。但即便這樣,養豬場的資金鏈也瀕臨斷裂,所以他們現在急需政府出臺政策,或者對這些中小的養豬場提供更寬松的信貸支持,來挺過這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