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日前再度跌破1300美元關口,但搶金熱未現,有賣場過去五天銷售僅為去年同期一成多
距離去年四月中國大媽掀起“搶金潮”已滿一年,日前國際金價再次下跌,跌破1300美元/盎司,然而羊城晚報記者巡城發現去年此時的中國大媽搶金熱潮未再重現。而廣州一家黃金賣場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天的黃金銷售只有去年同期的12%。
市場
大媽買金熱不再
金價再次下跌,記者昨日來到廣州東山百貨看到,千足金首飾價格為310元/克(未加手工費),而實時金價為259.6元/克,比一周前的262元/克略有下跌。而據東山百貨經理戴崇業透露,去年此時的實時金價大約在273元/克左右,而千足金的價格為328元/克。
雖然金價下跌,但是去年眾多消費者排隊前來東山百貨黃金賣場搶金的場面卻沒有出現。“我們做了一個統計,過去五天的總店同比銷售只有去年同期的12%。”戴崇業表示,目前消費者買金的豪爽確實無法與去年四月相提并論,普遍的購買心態都趨于謹慎。畢竟,去年底的最低金價跌到了236元/克左右。
中國黃金協會2月份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者共購買約1176噸黃金,同比上漲41%。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黃金需求量約為250噸,同比下降約17%。
算賬
一年大媽損失42億元?
東百的黃金銷售同比下跌只是中國大媽買金的一個縮影。
金價下跌的趨勢確實令所有投資者擔憂。2013年4月12日,紐約金價暴跌近5%;4月15日國際金價再次暴跌153美元至1321美元/盎司,跌幅高達9.27%,創30年來單日最大跌幅行情。
2013年6月中下旬、12月下旬,國際金價再次經歷高空跳水,并一度跌破1200美元/盎司大關。
而就在去年四月黃金開始大跌時,中國國內各地都出現了“搶金潮”。有媒體這樣統計,從2013年4月至今年4月,國際金價累計下跌173美元/盎司,而北京千足金價格則累計下跌69元/克。按去年黃金集中成交的價格區間計算每克虧42元,若按2013年4月國內黃金總銷量100噸計算,當月購入的黃金至今合計虧損42億元。
后勢
中國消費黃金市場仍看漲
大媽買金熱退燒,是否意味著中國黃金消費市場從此一蹶不振?
最近剛剛公布了《中國黃金市場:進展與前景》報告的世界黃金協會并不這樣認為。報告指出,中國個人投資者每年對黃金的需求將從目前的1132噸增至2017年的1350噸。預計中國今年的黃金需求可能出現盤整,但未來幾年有望持續增長。其中,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表示,2013年,中國金飾需求為669噸,占全球金飾總需求的30%,到2017年至少將達到780噸。
對于得出該結論的理由,世界黃金協會認為,“中國私人儲蓄庫巨大,未來黃金消費仍有較大空間”。中國家庭銀行賬戶總資產約7.5萬億美元,黃金資金配置在3000億美元左右,反映出黃金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該報告同時指出,未來6年,中國中產階層總人口將達到5億,新崛起的有購金意向的龐大消費者群體是市場持續增長的主因。除了中產階層迅速崛起,中國國民不斷增加的實際收入、龐大的私人儲蓄,以及快速的城鎮化,都預示著未來4年中國的金飾與投資需求前景將繼續保持強勁,全球黃金生態體系中心已然位于中國。
價格
金價可能下破1200
當然,世界黃金協會也承認,2013年國際金價大幅下跌提前引爆了中國對黃金珠寶、金條消費狂熱,這可能制約2014年需求增長。“目前的國際金價還不是底。”廣東黃金協會副會長朱志剛認為,黃金下跌往往是短平快,像泄洪一樣。而目前的金價估計僅僅是在一個中間位置,很可能還會繼續下跌,甚至跌破120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