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張喬) 6月23日下午,漢濱區紅十字會舉行人體器官捐獻登記簽字儀式,大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進一步加大“器官捐獻,生命永續”理念的宣傳普及,依法推進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
儀式上,紅十字會員和志愿者代表觀看了《紅十字——人道的力量》和《人體器官捐獻宣傳片》;來自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醫學教育專家馬兆明和西安市眼庫主任銀勇分別就人體器官捐獻相關政策、中國角膜捐獻現狀及遺體捐獻相關知識做了講解;3位市民現場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承諾在逝世后無償捐獻器官,用于救治器官衰竭的患者。
器官捐獻志愿者代表宴長麗說告訴記者:“我已經了解了人體器官捐獻的基本常識和有關的政策法規,并且在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表上登了記,承諾在百年以后無償捐獻自己有用的器官給需要移植的患者使用。”
據了解,當前,我國每年器官衰竭患者約150萬人,每年有近30萬患者需要進行器官移植,而實際情況是每年僅有1萬人能夠接受器官移植手術,供需比高達1:30,遠遠不能滿足臨床移植需要。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人體捐獻協調員陳國振常駐安康,開展此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安康從2015年到今年捐獻有十幾例,進行器官捐獻的登記的志愿者有三四十例,現在有更多的人愿意來做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