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平推著岳母在院子散散步,透透新鮮空氣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寧)提起上門女婿,容易讓人聯想到靠不住、被人瞧不起等負能量的字眼。然而,陜西省寧陜縣廣貨街鎮五臺村的上門女婿徐世平,以自己的行動改變了世人的偏見。八年來,他風雨無阻、無怨無悔,照顧偏癱且生活不能自理的岳母王和連,成為遠近聞名的好女婿。
2009年的一天早晨,王和連因腦出血突然暈倒,由于搶救及時,老人的命是保住了,從此卻臥床不起。妻子張遠芳也是體弱多病,照料老人生活起居的重任只能由徐世平來扛。
徐世平每天早上都要給岳母喂飯、喂藥,有時候還給她洗臉。徐世平說:“妻子身體不好,這些體力活還是要我來干,早上就是把岳母從床上抱到輪椅上,然后推出來,散散步,透透新鮮空氣。”
每天抱岳母起床、休息這樣的重體力活都是徐世平的事情
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身體癱瘓的王和連需要經常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推輪椅的體力活兒也一直歸徐世平。不熟悉的路人都以為老太太的親女兒是兒媳, 徐世平才是親兒子。
徐世平給筆者介紹,他當時做上門女婿的時候,岳母對他就像像親生兒子一樣,現在岳母不得動了,這也是他應盡的責任,盡自己的一份心,讓岳母安度晚年。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徐世平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改寫了這句民諺,讓人遺憾的是老人的病情并沒有好轉。兩年前,她徹底失去了意識,變成了植物人。
“岳母現在這個樣子已經沒有意識了,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對她的治療,還是一年經常給她買些藥,并請醫生給她看,希望能恢復記憶,還能記起我。”徐世平說。
徐世平和妻子一起給岳母涂藥
丈夫的表現,妻子張遠芳看在眼里,感到十分欣慰。“自從徐世平和我結婚到家里來,把我媽當他親母親一樣看待,有這樣的老公我感到很驕傲!” 張遠芳高興的說。
八年來,徐世平對老人無怨無悔貼心照料的事跡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的美談,也成為長輩教育晚輩孝敬老人的“活教材”。2016年,徐世平被選舉為五臺村村委會主任。在全縣開展新民風建設活動中,徐世平被評選為“孝”的民風典型人物。獎牌上寫著 “兒孝不如媳孝,女孝不如婿孝,徐世平盡孝道,岳母福享天倫。”
該縣廣貨街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史恒新給筆者說,徐世平這種孝敬父母的美德不僅要在五臺村組織大家去學習,更應該在全鎮、全社會組織學習他孝敬老人的這種美德,讓他這種孝敬老人的美德在全社會予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