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日前印發并執行關于《省級機關會議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辦法中對各類會議經費的開支上限作出明確規定,意圖從各方面精簡會議、改進會風、節約經費。
省級機關會議分為四類:省黨代會、省委全委會、省人代會、省政府全體會議等為一類會議;經批準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的全省性會議,省委各部門召開的全省性工作會議等為二類會議;省委各部門召開的本系統業務性會議等為三類會議;小型研討會、座談會、評審會等為四類會議。
一類會議按批準的天數嚴格執行;二類會議中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的全省性會議不超過1天;省級機關召開的全省性工作會議為半天,特殊情況不超過1天。
控制會期外,嚴格控制會議規模。辦法要求,一類會議要嚴格限定工作人員數量。二類會議參會人員一般不超過280人。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的會議,一般只下開一級,不請縣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出席。省級機關召開的全省性工作會議每年不超過一次。要充分運用電視電話、網絡視頻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降低會議成本。
辦法中所指的會議經費,主要包括住宿費、伙食費和其他費用。其他費用含會議室租金、設備租賃費、交通費、文件印刷費、醫藥費等。交通費是指用于會議代表接送站,以及會議統一組織的現場觀摩、調研等發生的交通支出。
會議經費綜合定額標準為經費開支的上限,標準為一類會議每人每天520元;二類會議每人每天420元;三、四類會議每人每天350元(詳見附表)。
新辦法要求,省級機關非涉密會議的名稱、主要內容、參會人數、經費開支等情況,要在部門內部公示,具備條件的應向社會公開。
嚴禁在會議經費中列支與會議無關的費用,嚴禁列支公務接待費,嚴禁套取會議經費設立“小金庫”。省紀委、省監察廳、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等部門要對省級機關會議經費的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新辦法明確規定,如發現未經批準或備案召開會議;以虛報、冒領手段騙取會議經費或增加會議人數、天數等進行報銷;違規擴大會議經費開支范圍,擅自提高會議經費開支標準;違規報銷與會議無關費用等情形,將由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責令改正,追回資金,予以通報。
同時,對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負責人,由其所在部門按規定處理。如涉嫌違紀違法的,移交省紀委、監察廳或司法機關處理。
從中央到地方 遏制“會議腐敗”
據了解,中央八項規定執行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各項規定,壓縮會議數量和規模,壓縮會議會期,明確會議經費標準,多措并舉壓縮會議成本、改進會風。省直機關一名25年工齡的公務員說,以前確實花了許多不該花的錢,“有時省級機關部門會議,都會考慮到旅游景點、給領導安排豪華套間。”規定設置了諸多“禁令”,如果嚴格落實,可以遏制極具隱蔽性的“會議腐敗”。
據悉,從今年1月1日起,《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施行,辦法針對會議費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從預算審批、報銷審核、公示監督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中央機關會議標準較2008年制定標準漲幅約10%,主要考慮物價增長因素,特別是賓館飯店等服務業價格的較大漲幅。
截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已經出臺新的管理辦法。
中央一類會議 每人每天最高660元
從中央到地方,均將人代會等大會列入一類會議,執行最高人均經費標準。以此為例,各省一類會議經費定額標準差異多少?
據了解,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規定,全國人代會執行標準為每人每天最高660元(住宿費、伙食費分別是400元和150元)。
東部發達省份,標準與國家標準相仿,如上海市人代會定額標準(每人每天)不超過660元,其中住宿費400元、伙食費150元、其他費用110元;廣東省同樣執行此標準。北京市、山東省、浙江省定額標準均為不超過550元。中部省份的河南、湖北均為不超過500元;西部省份四川執行標準為不超過600元,貴州省標準為5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