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項目變臉 地方政府難辭其咎
主持人:我們看到了,要么是主管領導開會不在單位,要么就是新來的同志不了解情況,柞水縣行政主管部門遮遮掩掩的態度讓我們感到很無奈,而植物觀賞苑變身高爾夫球場,當地行政主管部門難道都不知道嗎?
在柞水縣發改局公開的文件里記者看到,盤龍生態植物觀賞苑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0378.17平方米,折算下來,這個植物觀賞苑總建筑面積應該只有15畝,通過衛星地圖,高爾夫球場清晰可見,經過專家粗略估算,高爾夫球場面積大約為1050畝,而記者在其官方網站上也看到這樣的介紹:占地約2000畝。也就是說實際面積比備案面積多了60倍甚至還要多,除了土地面積超量占用外,球場灌溉用水量,也大大超出了規定范圍,柞水縣水務局曾經公布的植物觀賞苑取水定額標準是每年32000立方米,而高爾夫球場所處的公司申請的取水量,達到了35萬立方米,增長了10倍。這樣的用水申請,竟然得到了水務局的批準。當記者來到柞水縣水務局了解情況時,同樣吃了閉門羹。
柞水縣水務局工作人員:那個啥,(負責人)還在(外地),下午趕不回來。
事實上,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項目,在落地之后變臉的案例并不少見,2012年國家查處的7個違規建設的高爾夫球場中,就不乏以“農業生態園”“山水田園生態旅游產業園”等名義建設的違規招商項目。
中國人民大學土地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嚴金明:地方政府有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者有的人就干脆視而不見,或者有著其他各種原因。因為高爾夫球場應該來說它的面積一般都是比較大的,這樣一個大的項目,實際上我們政府的有關部門按照道理是應該能夠發現的,這種情況下,大量的高爾夫球場實際上是違規,或者說是違法的,往往都是利益的驅動所導致的。一個是地方政府有利益的存在,第二個是開發商有利益的存在。
采訪中,柞水縣政府多個管理部門表示,高爾夫球場已經停業整頓,并且會不定期巡查,不過,昨天中午12點,記者再次致電秦嶺壹號俱樂部發現,營業始終沒有停。
記者:現在可以打球嗎?
秦嶺壹號高爾夫俱樂部工作人員:可以。
記者:辦卡都有什么類型?
秦嶺壹號高爾夫俱樂部工作人員:我們這邊有年卡,就是5萬的,然后鉆石卡是8萬的,然后還有就是個人卡,個人卡是40萬,然后還有我們這邊公司卡是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