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提供免費法律服務,被稱為“法律援助”。昨天上午,記者從省司法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三年來,農民工討薪維權是我省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主要類型,占到民事案件的40%以上。
農民工討薪案件 開辟維權綠色通道
“從2011年起,省委、省政府連續四年將法律援助納入省政府民生工程,累積投入資金2100萬元。三年多來,辦理法律援助案件82000余件,受援人數84950人,挽回經濟損失9.8億元。”陜西省司法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田萍介紹,“近年來,陜西法律援助辦案數量年增速達到20%以上,位居全國前列。”
“農民工討薪維權,是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主要類型、占到民事案件40%以上”,回顧近三年的工作,省司法廳副廳長麻仁偉坦言。為此,我省開辟了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利用12348服務熱線,聘請專職律師免費為農民工提供咨詢,受理農民工的法律援助申請。特別是針對農民工工傷、工資、經濟補償等問題,一律免審查費,直接進入法律援助程序,使農民工維權更便利。
目前,在西安、寶雞、渭南、漢中、延安等地流動人口集中的城鄉人才市場,均建立農民工法律援助聯系點,保障農民工維權。此外,我省還在全國50多座城市建立了農民工法律援助異地協助機制,互通有關情況,提供法律幫助。
免費法律援助對案件全程進行監管
由于法律援助是完全免費的,有人擔心,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可能會“打折扣”。對此,省司法廳法律援助處處長郝茂成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我們已經初步實現了案件全程監管。”
他解釋說:“事前,我們會對受援人進行了解,指派具有專長的律師提供點對點服務;事中,我們要求法律援助機構一個季度進行一次參與評審,對辯護律師的工作水平和態度進行監督;事后,我們對所辦的案件進行回訪,要求每年回訪30%以上的案件,保證質量。”這么做的結果是:近3年時間,全省法律援助回訪滿意率在90%以上。
三種渠道可免費受理法律援助申請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已建立了省、市、縣三級118個法律援助機構,依托工、青、婦、殘聯等部門和鄉鎮、街道司法所建立了3000余個法律援助工作站。那么,如果有這方面的需要,老百姓該如何求助?
據了解,法律援助服務范圍包括刑事援助、民事援助兩個方面。民事范圍為: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撫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追索侵權賠償的;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請求賠償的;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的受害者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現在也已納入法律援助范圍。
本報記者石喻涵
1、可以直接撥打“12348”法律援助專線電話,該熱線已經覆蓋到了每個縣區;
2、可以到案件受理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去申請、咨詢,城市縣區司法局、鄉鎮街道的司法所和社區、村委會都設有聯絡點;
3、可以登錄法制陜西網,點擊法律援助頁面,在便民服務欄中進行網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