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校大學生都表示曾吃過網購的虧,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卻從來沒有維過權。
昨日,由西安市工商局雙生分局主辦,陜西師范大學團委、電商企業、快遞企業共同參與的“網絡消費安全進校園”活動,在陜師大長安校區舉行,大學生向工商局工作人員面對面請教網購防騙。
大學生維權意識不足
“看到價格低得離譜的商品要多留個心眼,盡量避免直接匯款給對方,可以采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昨日的會場上,不僅有陜師大長安校區的在校學生,還有其他多所高校趕來的學生。他們學習展板上的防騙知識,并就如何防騙和工商局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我們不少同學都被騙過,騙子的手段防不勝防,但我們也不知道咋維權,最后都不了了之了。”陜師大在校生小劉說。
雙生分局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西安市網絡消費成交年均20多億元,學生網絡消費比例達20.5%,是網絡購物的主要人群,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2013年,雙生分局受理的網絡消費投訴中,沒有一起大學生網絡消費投訴。
經調查發現,大學生由于受學習生活時間、空間的影響,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少,理性網絡消費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都比較欠缺,出現問題通常選擇自行解決。也有一些由于網購保存維權證據比較困難沒有及時投訴。因此,迫切需要得到網絡消費安全知識的指導和幫助。
工商支招:牢記防騙8招
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不法分子通常通過一些木馬釣魚網站進行詐騙,偽造各種商品鏈接并將價錢改到最低,當買家按價格排序搜索時,這些危險鏈接就會排在前列。雙方聯系后,騙子就會給買家發一個虛假鏈接,誘騙買家付款,甚至多次付款。
工商局提醒,盡管不法分子的騙術花樣不斷翻新,但消費者只要足夠警惕和細心,做好下面幾點,就能有效預防網絡詐騙:牢記網上商城的官方網址,進入網站時不要圖方便到搜索引擎上去找,最保險的做法是手動輸入網址;
交易時如果對方要發文件給你,千萬要小心:若發送的文件是exe、pif、scr等可執行程序的擴展名,一定有問題;
釣魚網站的目的在于盜取消費者賬號密碼,打開別人發來的網址時,可任意輸入一個賬號和密碼進行測試,如果是假網站的話,一般輸入信息后打開的網站會沒有任何反應或者頁面消失;
點擊確認支付按鈕時,一定要檢查收款方信息,如果不是你購物時熟悉的收款方式,立即取消交易;交易過程中,若本機安裝的殺毒軟件有彈出報警消息,立即中止交易;看到價格低得離譜的商品要多留心眼,盡量避免直接匯款給對方,可以采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微信用戶不要隨便加陌生人微信,網上交易時要提高警惕,對微信好友發來的消息,尤其是陌生鏈接要提高警惕;購物要到正規網購網站的手機客戶端購物。(記者楊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