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誠信陜西”建設新聞發布會現場。
陜西省文明辦專職副主任鮑貽勇就“誠信陜西”建設做主要新聞發布。
西部網訊(記者 孫鵬) 記者從陜西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今天(4月17日)上午召開的推進“誠信陜西”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未來五年陜西將形成一整套支撐“誠信陜西”建設的法規制度體系。其中,省法院將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制裁力度,包括限制其乘坐飛機、高鐵,禁止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高消費。
五年建成整套誠信陜西法規體系
據介紹,“誠信陜西”建設已進入依法有序的推進軌道。《陜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條例》成為全國第一部公共信用信息地方性法規,獲“全國誠信建設制度創新十大最佳事例”。之后又相繼出臺了《陜西省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技術規范》、《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實施意見》等制度規范。
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陜西省企業信用監督管理辦法》、《陜西省企業綜合信用等級評價規范》、《陜西省個人信用信息征集使用規定》等配套法規,力爭五年內形成一整套支撐“誠信陜西”建設的法規制度體系。
規范“紅黑榜”發布 涉及食品藥品環境稅收等
省文明委還將進一步規范“紅黑榜”發布制度。協調相關成員單位盡快出臺誠信建設部門規章。會同有關部門定期召開發布會,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媒體,發布誠信企業“紅名單”和失信企業“黑名單”,并逐步擴大“紅黑榜”發布范圍,推動發布活動制度化。
其中將會定期發布企業產品質量“紅黑榜”、發布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紅黑榜”、發布AAA級信用企業名錄、發布食品藥品失信企業黑名單、發布企業納稅情況“紅黑榜”等。激濁揚清,懲惡揚善,使誠信的人受益、不誠信的人受到懲戒。
2016年實現省市縣統一信用數據交換
另外,文明委成員單位將進一步合力完善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系統。逐步整合各部門、各單位、各行業的信用信息,力爭到2016年省、市、縣基本建成統一的信用數據交換平臺,到2020年建成省、市、縣企業和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和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形成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同時,建設“誠信陜西網”,逐步擴大信用信息發布內容,實現省與國家信用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加快金融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支持信貸征信數據庫建設。加強金融監管機構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支持其參與地方政府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深化市、縣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對地方金融機構的服務。
六類失信行為將被嚴懲 飛機高鐵不能坐
作為陜西省文明委成員單位,省法院也將加大落實失信被執行人懲戒力度。針對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等六類被執行人失信行為加大信用懲戒制裁力度。
具體懲戒包括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與采取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等強制措施結合起來,與各地主要飯店、賓館、機場、車站建立協作機制,限制失信被執行人乘坐飛機、高鐵,禁止被執行人參與國內外旅游、度假等活動,禁止被執行人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高消費。
省法院還將推進執行信息公開平臺與各類征信平臺的對接,積極與銀行、工商、國土、住建等部門簽訂信用懲戒協議,構建與各部門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工作機制,在融資、注冊公司、置產、招投標等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嚴格限制,擠壓失信被執行人的生存空間,不斷提高被執行人的失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