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以來,中央先后出臺了17項禁令,大到樓堂館所、公務用車,小到賀卡、煙花爆竹等“灰色領域”,打造了360度的為政“戒尺”,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力抓手,也為各級黨員干部的行為立下了17道“規矩”。禁令之下的干部們在由剛開始的“不舒服”、“不適應”,轉變為逐漸接受并將之習慣化,一股清新、健康、廉潔的政風正在自上而下形成。
對于銅川市耀州區區委辦副主任李明孝來說,今年的區兩會讓他著實地松了一口氣。
“材料變短了,內容更實了。會場布置沒有了,會議組織簡單了。事實上,不僅僅體現在開會上,中央八項規定以來,這種變化可以說無處不在。”4月11日,在說起中央禁令帶來的變化時,這位年輕的副主任可以說是感觸頗深。
作為一名85后,李明孝在區委辦工作已經有六七年了,撰寫公文、組織會議、公務接待基本上是他工作的主要內容。在李明孝的記憶里,可以說從來沒有哪個星期沒有加過班,遇到重要的會議期間,白加黑、五加二那更是稀松平常。“有時候并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事實上耗費大量精力的往往是一些繁文縟節和形式主義。比如起草文件要經過層層修改,會場布置光擺放花籃和綠植就得大半個晚上,上級來考察接待方案得一遍一遍調整,調整完了還要做成印刷精美的小冊子,這些工作都得加班加點。”李明孝說。
自從中央八項規定和隨后的一系列禁令出臺之后,像李明孝一樣的辦公室干部,工作要比以往單純多了,把工作之內的事情干好干實之外,基本上不用再操心太多的事情。會務簡樸了、接待有工作餐了、節假日也不用想著怎么協調派車的問題了。“把省出來的時間用在真正解決問題和提高自己上,少了不必要的公務應酬后,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陪家人或者鍛煉身體。”李明孝說。
禁令密集:一年出臺17項
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規定要求精簡會議、改進會風,基層調研輕車簡從、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減少交通管制等,從細節上規范黨政工作作風,并要求從中央政治局做起,一視同仁。
“老實說,剛開始并沒有對這些規定重視起來,以為不過是一陣風,或者是做做表面文章,過了這陣子,一切還是回到從前。可沒想到的是,中央這次不僅抓得嚴,而且很顯然把這項工作當做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工作長期抓了下來。既給干部們干事創業的平臺,又要讓他們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這應該是中央出臺這些禁令的深意,以前我們光注重前者而忽視了后者。”一位已經離開工作崗位的老干部說。
事實果然如這位老干部所說,中央并沒有滿足于“八項規定”,在隨后的一年多里,差不多以一個月一個禁令的頻率,連續出臺了多達17條禁令。針對黨內、政府機關好面子、講排場的陋習,國家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中宣部等五部門發出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這些規定嚴格整頓了國家公務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以肅清時弊,將“八項規定”切實落到實處。
為了規范黨員領導干部的言行,提高自身素質以起到模范作用,中央印發《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加強學員管理的規定》等通知、規定,對黨員干部的行為、政績考核等行為進行更加嚴格、也更加規范的科學評定。不以GDP論英雄,而以生態、農業作為重要的考核因素。
此外,中央各部委在節假日之際紛紛隨風而動,在中秋國慶之際印發《關于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剎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的通知》;在元旦來臨之際印發《關于嚴禁元旦春節期間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等年貨節禮的通知》;在春節將到之時,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公報規定,嚴禁用公款互相宴請、贈送節禮、違規消費等。這些規定對肅清過去節假日期間公款吃喝、送禮的不正之風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7項禁令不僅僅體現在政策層面,在實踐落實中,同樣收到了巨大成效。中紀委監察部網站于2014年1月8日發布消息,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后,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共計24521起,處理3042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692人。
我省在17項禁令的指導下,2013年全年“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1.3%,出國出境考察比2012年減少了近500批次、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