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目前已進入汛期。結合地質災害現狀和年度降水趨勢預報,我省制定了2014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了重點防范區段及時間。這三個區域需要重點防范
根據2014年氣候趨勢預測,結合我省情況,預計今年全省地質災害發生頻度、密度和造成的損失較往年可能增大,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陜南中東部、關中西部和東部、陜北南部是區域重點。
陜南地區:商洛市南部的鎮安縣、山陽縣、丹鳳縣、商南縣及東北部的洛南縣;安康市南部的漢濱區、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及北部的寧陜縣;漢中市西部的寧強縣、略陽縣和北部的留壩縣、佛坪縣。該地區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幾率較高。
關中地區:寶雞市北部的隴縣、千陽縣及中部的金臺區、渭濱區、陳倉區、眉縣渭河南北兩岸的黃土塬邊緣地帶及西南部鳳縣、太白縣秦嶺山區;咸陽市的涇河南岸及北部長武縣、旬邑縣、彬縣、淳化縣、永壽縣黃土塬邊緣地帶;西安市的藍田縣秦嶺山前及黃土臺塬區;渭南市南部臨渭區、華縣、華陰市、潼關縣秦嶺山前地帶及北部白水縣、蒲城縣、澄城縣、合陽縣、韓城市黃土臺塬區及采煤區;銅川市印臺區、王益區及宜君縣的黃土塬邊坡地帶。該地區發生黃土滑坡、崩塌、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幾率較高。
陜北地區:榆林市北部神木縣、府谷縣采煤區和東南部黃土梁峁溝壑區;延安市北部黃土梁峁溝壑區及南部的洛川縣塬邊和黃陵縣采煤區。該地區采空塌陷、黃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及人工高切邊坡垮塌以及凍融崩塌將呈多發態勢。36個縣城(區)有可能發生滑坡和坍塌
我省有36個縣城(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人口集中,有可能發生滑坡、崩塌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分別是榆林市榆陽區、神木縣、府谷縣、橫山縣、子洲縣等縣(區)的縣城;延安市寶塔區、子長縣、延川縣、洛川縣等縣(區)的縣城;銅川市王益區、印臺區、宜君縣等縣(區)的縣城;寶雞市金臺區、渭濱區、陳倉區、隴縣、千陽縣、鳳縣、太白縣等縣(區)的縣城;咸陽市淳化縣、旬邑縣等縣的縣城;漢中市略陽縣、寧強縣、南鄭縣、鎮巴縣、佛坪縣等縣的縣城;安康市紫陽縣、鎮坪縣、嵐皋縣、白河縣、寧陜縣、旬陽縣等縣的縣城;商洛市鎮安縣、柞水縣、山陽縣等縣的縣城;韓城市城區。本報記者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