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汪銀春)漫步西營鎮天逸社區,布局統一、格調高雅的樓宇之間,優良家規家訓制作成精美路旗,懸掛路燈燈桿之上,時刻引導人們向上向美向善。小區內,無論是農戶住宅,還是商家店鋪,都懸掛著家規家訓匾額,這既是接人待物之準繩,也是經營生意之圭臬。在中廠鎮石梯村,家風家訓被篆刻于門戶石之上,不僅提高了廣大群眾對“家風”內涵的認知和自覺傳承意識,也成為村落間一道靚麗風景,帶動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
“為子常行孝,居官必盡忠;祖得恩澤遠,蘭桂齊芳從。”手捧著縣上知名書法家親筆題寫的“李氏家規家訓”,白河縣雙豐鎮的李大爺滿臉欣喜,他說:“政府還要出資統一裝裱,我要將它懸掛于廳堂之上,警醒當世族人,鑒示后輩子孫。”
這些僅僅是白河縣狠抓家風建設的一個縮影。該縣圍繞夯實家庭這個社會建設的基石,以培育優良家風為重點,將“家風”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陜南移民搬遷、精準脫貧等工作緊密結合,廣泛開展了“優秀家規家訓征集評選”、“廳堂懸掛家訓”、“書寫百家家訓”等“立、寫、曬、評、傳”系列家規家訓活動,鼓勵群眾創作現代家規家訓200多條,征集家規家訓300多條,經居民根據個人意愿遴選后,以制作掛歷、贈送書畫、懸掛匾牌等形式,把優良家規家訓送到千家萬戶,推動每戶家庭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道德風尚和倫理觀念;通過電視短片、微博微信、專題黨課、文藝活動等方式,傳播優良家風,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建設和踐行良好家訓。其中,搜集整理的以忠孝、耕讀、勤儉、修身為主要內容的“黃氏家規”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同,成為白河優秀家規家訓的典范,獲得中紀委肯定。
同時,該縣還大力實施傳承清廉家風活動,通過修繕“優秀紀檢干部”萬里春故居,打造省級黨風廉政教育示范點;通過開展“廉政大講堂”,組織黨員干部到縣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引導和動員廣大干部,爭創“清白家庭”,爭當“家風表率”,用實際行動恪守家風,共筑拒腐防變的廉政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