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何祥光 何云鈞)近年來,白河縣堅持按照“做強工業、提升農業、發展三產”發展思路,加快構建新型工業、現代農業、三產旅游相互支撐、互動融合的循環產業體系,激發了群眾就業創業激情,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發展。
建設農業產業基地。通過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資金投入,集中力量攻堅,發展木瓜、畜牧、黃姜、烤煙、魔芋、中藥材等傳統產業,聚力推進核桃、茶葉、魔芋等特色產業,產業基地得到了發展壯大。目前,全縣發展標準化木瓜園10萬畝,建設標準化茶葉基地5萬畝,整山整溝發展核桃園5萬畝,發展牡丹等中藥材1萬畝,推廣魔芋林下種植,發展1.2萬畝,積極推動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建設,生豬、牛、羊和家禽養殖穩中有增,梅花鹿、孔雀、野豬、野山雞等特色養殖日趨壯大,畜牧業增加值達到1.5億元。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構建“有示范園區引領、有龍頭企業帶動、有合作組織協調、有家庭農場支撐、有職業農民經營”的現代農業示范體系,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目前,培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45個,其中省級園區3個,市級園區12個,建成面積5.35萬畝,流轉土地4.93萬畝,累計完成投資6.32億元;培育各類涉農企業30多家,其中,龍頭企業6戶,年產值超過3億元;發展各類農民專業社94個,達到省級標準的1個,市級標準的3個;發展認定各類家庭農場51家,其中省級家庭農場3家,市級家庭農場5家;培育各類產業大戶200余戶,認證新型職業農民282名。
促進一產接二連三。堅持以一產為基點,二產為重點,三產亮點,力促三產交叉融合發展。圍繞特色產業鏈延伸,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使產業鏈呈前延后伸的融合發展態勢。我縣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木瓜加工企業有8余家,茶葉加工廠10家,牡丹、葛根、核桃、黃姜、畜牧等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涌現。同時,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重點打造一批旅游鄉村,大力發展農家樂經營,開發鄉村特色農產品和旅游商品,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全縣培育休閑觀光農業示范點42個,年接待旅游人數3萬人次,農產品銷售收入1000萬元。
創新發展新業態。圍繞市場拓展和品牌塑造,積極探索新型發展業態。積極將“大數據”和“互聯網+”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向農業滲透融合,推進網絡營銷、在線電子商務、體驗經濟等多業態融合發展;結合電商扶貧,培育一批農業電商企業,推進村級電商綜合服務站建設,促進產業滲透融合和交叉重組;積極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貿易恰談會,對我縣農產品進行推廣推介。目前,我縣已有20余家涉農經營主體建立了企業網站、淘寶網店等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涉農企業每年各類展銷會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