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新開放包容的示范之區——安康高新區 “十新” 共育 “十區”系列報道之三
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吳昌勇 通訊員 孫傳澤 王晉飛)去年11月26日,“秦巴明珠·生態安康”2017“陽晨集團杯”半程馬拉松賽在安康高新區舉行。來自全國17個地市的8000多名馬拉松及健身愛好者在角逐賽事的同時,也領略了安康高新區的“綠富美”。讓許多參賽選手稱道的是,本屆比賽的場地路線依然選擇了安康這片開放包容的美麗新區。
這場發生在年尾的盛大賽事既是高新區的盛大開放,也是對高新區的盛大推介。與之呼應的是,2017年5月27日,第三屆中國·安康生態富硒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漢江流域(安康)農業博覽會在安康高新區國際天貿城開幕。本屆硒博會展區總規模15000平方米,展會分設安康特色富硒產品展區、漢江流域農產品展區、外地富硒產品展區、綜合展區4個區域,規劃展位600余個。展會期間,來自中省市相關領導、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商協會、富硒企業、經銷商、采購商,漢江流域的3省15市48縣區農業企業參會,共有1000余家企業參展。
開放包容的安康高新區成為秦巴地區快速崛起的“教材”,迎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脫貧攻堅的推進,安康貧困戶產業就業服務幾乎每日有“客”。伴隨著人流,安康高新區也迎來了資金流。據安康高新區招商局數據顯示,2017年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23個,到位資金120億元,到位資金增速、工業項目投資占比、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數量、合同履約率4項指標位居全市第一。
在談及招商引資工作時,安康高新區招商局負責人介紹,2017年,高新區圍繞產業鏈招商,切實發揮“一局五中心”的平臺作用,變普遍撒網為精準對接,變守株待兔為有的放矢,重點圍繞產業鏈缺失和薄弱環節,著力進行補鏈、擴鏈、壯鏈、強鏈,瞄準京津冀高新技術產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實施精準招商,有力促成了北醫大醫療器械產業園、泰遠科技產業園、納米科技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聚集了富硒生物、先進制造、新型材料等一大批市域優勢產業。
客商之所以選擇安康高新區,不僅因為這是一片活力迸發的熱土,是秦巴山區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更重要的是這里擁有開放包容的胸懷和誠意。為了不斷拓寬招商宣傳渠道,安康高新區招商局全面梳理高新區發展情況,編撰印發了《2017年投資指南》,充分展示了高新區近年來發展成果和投資環境,有力提升了高新區的美譽度,增強了投資吸引力。充分運用新興媒體,圍繞產業發展規劃、投資環境保障、重大項目落地等主題發布宣傳信息,擴大了宣傳覆蓋面,全面提升了高新區影響力。為了全面提升投資服務水平,通過細化日常接待方案,確保了接待過程高效緊湊,去年累計接待客商390余批次。秉承“保姆式、顧問式、管家式”的服務理念,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局和全程代辦服務中心,抽調10余名工作人員,專職為落地企業開展項目申報、企業注冊登記等行政審批全程代辦服務。通過集中審批、并聯審批及一站式服務,為安康超美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康恒大置業有限公司等落地企業辦理了相關手續,平均辦理時間縮短了50%以上。
此外,圍繞省、市、區重點項目,強化部門間協作配合,全力幫扶企業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各類問題,累計協助企業招工3200余人,召開項目專題推進會100余場次,協調辦理公租房、專家公寓200余套,有力促進了全區100多個重點項目的快速建設,用實干與效率再一次刷新了高新建設發展的新速度。
創新和務實發展,靈活的體制機制、系列的支持政策和一流的辦事效率,加之親商、安商、招商、富商的良好投資環境,讓一大批知名企業和優質社會資本選擇在高新區投資興業。深圳雷恒電子來了,投資10億元建成的西北電子信息基地項目,已成為招商引資助推精準扶貧的典型示范;恒大地產集團來了,依托安康人文環境和生態資源,總投資70億元,建設功能復合型旅游生態居住社區;杭州億腦創新工場有限公司來了,生物照明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5億元……近些年來,安康高新區各類入園企業已達700余家,這些投資興業者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之所以選擇落戶安康高新區,因為他們知道,在秦巴山區、在陜南安康,最好的設施在高新,最強的平臺在高新,最優的環境在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