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擔當落實有為的清風之區
——安康高新區 “十新” 共育 “十區”系列報道之十
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吳昌勇 通訊員 孫傳澤 王晉飛)在安康高新區紀工委許多干部的記憶里,過去一年,紀工委主要負責人在兩個場合的講話始終在耳畔回響。
一個是去年三八節,在“家風促民風,民風促發展”家庭助廉會議上,他告誡在座的婦女朋友要常提醒、常“算賬”,常吹耳邊“正風”,不吹耳邊“歪風”。許多干部家屬都說安康高新區送出的這份特殊的節日禮物是無價的,也是彌足珍貴的。
另一個是去年6月11日,在安康高新區村干部培訓班結業儀式上的講話,安康高新區紀工委領導提醒在座的村干部,要“公平公正,干凈干事”;要行得端走得正,不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要靠自己的本事賺錢,靠自己的本事吃飯,不貪污不多占,群眾才會信服。
“紀工委領導的講話不像一般的領導發言,形象地說,就像是和家人在一起的談心和嘮嗑。”很多干部留下了這樣的印象。紀工委主要負責人是這樣認為的,“其實就是一家人,語重心長也好,絮絮叨叨也罷,就是想給他們敲響警鐘,這種‘喚醒’服務是必要的。”像這樣的廉政教育被高新區視為“預防針”,爭取 “一次接種,終身免疫”。
“擔當作為是安康高新區的基因;風清氣正是安康高新區的基準”。在這一方面,安康高新區監察審計局負責人有著很深的感受。說話間,他掏出手機給記者看了自己的一個微信群,“你看,這個項目進展出現問題,昨天我們在群里跟蹤督促,很快就得到了情況反饋。”像這樣的重點項目建設督導群共有22個。為了創新工作舉措,在高效推進上精準發力,安康高新區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傳播手段,建立了“一個項目一個微信聯系群、一個項目一張作戰計劃圖、一個項目一份分工明細表”“周計劃、月督查、季點評、年獎懲”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整合考核督辦和效能督查力量,盯緊不落實的事,緊盯不落實的人,嚴厲整治“扯皮掣肘、推進不力”等行為。
沒有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就沒有高新區快速發展的今天,這是每一個高新人的共識。為了實現發展提速,安康高新區于去年8月21日、9月1日、10月9日,先后印發了《安康高新區作風和效能建設問責暫行辦法》《安康高新區“三問三治”活動實施方案》和《關于集中整治黨員干部“搶建搶種、強攬工程、征地拆遷漫天要價”專項行動的通知》,旨在建立有章可循、精簡高效、規范順暢的制度體系,形成“問責治懶、問效治庸、問廉治散”的長效機制。
既要高效快捷,又要依法依規,是高新區始終秉持的做事原則。如果說效能建設解決的是項目建設的推進速度,那么黨風廉政建設則是為了正風肅紀,確保高新區實現有質量可持續的發展。為此,安康高新區構筑了“模塊化、網格化、精準化”的責任落實體系,從黨工委抓起,一直延伸至村級組織。按照“清單化明責、臺賬化記責、痕跡化履責、經常化問責”制定差異化清單,將兩個責任量化、細化、具體化,“照單履職,履責有痕”,確保管干部、抓作風、提效能,管在日常、抓在經常、提在平常。
“打鐵還需自身硬”。高新區始終倡導干部員工帶頭遵守黨章黨規黨紀、帶頭做到公道正派干凈、帶頭踐行責任擔當落實。鑒于高新區大部分員工勞動關系都建立在國有高新集團,部門實行崗位聘任,他們沒有干部身份,有些又不是共產黨員,為強化監督問責,該區依據《高新區作風和效能建設問責暫行辦法》,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人員,理出了九種問責情形,制定了六種問責方式,問責內容和個人工資、個人考核和單位年度考核掛鉤,著力鍛造守底線、講規矩、重責任、勇擔當、勤奉獻的干事創業團隊。
“執紀問責全覆蓋、零容忍”在高新區蔚然成風。村級組織是行政權力延伸的最后層級,村級財務審計是防范基層腐敗、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手段。針對這一現實狀況,高新區在全市率先開展村財審計,實現了村級財務“看得見、管得住、盤得活、用得好”,讓“包包賬、片片賬”變成了“明白賬”,讓群眾知情、知根、知底。同時,高新區對所有建設項目實行了“前置、過程、結果”的全程跟蹤審計,審計監督全覆蓋的做法得到上級部門認可。
“嚴格是大愛、縱容是大害”。高新區堅持定期預防提醒,執紀監督問責抓早抓小抓牢,從源頭避免了“秋后算賬”。在奮進新時代、彰顯新作為的嘹亮號角下,安康高新區正以擔當作為、風清氣正的激揚之勢,疾速奔馳在追趕超越、全面小康的歷史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