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東香河清澈依舊,朝陽下,散布在河兩岸的茶園吐翠泛綠,也讓十里茶廊這個叫法有了支撐。
說是河,其實是條溪,水流得慢,讓這個兩山對望的小山村多了些靈氣。這樣溫潤的氣候,也讓陜茶一號具備了品質上的保證。在漢濱區雙龍鎮,茶葉是金貴的,起先長在撂荒的坡地,現在已經長在肥得冒油得莊稼地,有的農戶甚至菜園子里都栽種著茶樹。
雙龍鎮新華村6組的王慶平光著膀子站在院壩,斜望著屋后這片茶園,他心里沁著那么一股子甜,再過一些時日,茶園就到了收獲季。和去年一樣,他只賣茶樹的枝條,不賣茶葉。正是如此,他的這片茶園有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母茶園。剪下的枝條做插穗用,每斤售賣3元,1000多公斤的茶樹條子,6000多元的收入。
茶葉成了雙龍鎮的主導產業,品種清一色的陜茶一號,在未來幾年,這些“優生優育”在雙龍鎮的茶葉將覆蓋漢濱區,產業規劃40萬畝,到“十三五”末將達到25萬畝。做大做強產業,漢濱具備這樣的條件,全區土壤含硒是基礎、政府主導發展茶產業是支撐,“二十年育一葉”的韌性也讓這片神奇的葉子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就在王慶平喜滋滋地盼望收獲的時候,位于漢濱區瀛湖鎮天柱山張家坡的安康市瀛天生態農林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建龍正忙于企業環保建設。3600多畝地的核桃園,樹葉間藏著雞蛋大小的綠皮核桃,再過一個多月,核桃就要采摘了,盡管漫山遍野的核桃樹還沒有進入豐產期,但是眼下長勢依然讓他樂呵著。
“皮薄仁飽色淺。”潘建龍操著陜北口音推介自己的核桃。也正是自家的核桃基于這樣的品質,他的核桃在市場上的最高售價40元一斤,且供不應求。老家黃龍的核桃久負盛譽,他之所以落腳在天柱山一心發展核桃產業,正是應了市區兩級發展山林經濟,涵養庫區水源的響應。目前,他已累計投資4800萬元,一口氣完成去皮、清洗、烘干和包裝等流水線式的作業流程,而且企業自發研制出核桃去皮設備。五個年頭,栽植核桃數十萬株,居高遠眺,他驕傲道,“視野范圍內,盡是我的優質核桃樹!”郁郁蔥蔥的核桃園,在帶給他創業成就感的同時,也讓他更加注重環保投入。在核桃采摘之前,這將是他放在心里的頭等大事。核桃已經成林,高及三兩米,碩果盈枝,企業旗下的瀛天核桃現代農業園區初具規模,且閃耀著太多的榮譽光芒:全市核桃產業首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市級山林經濟示范園、首批職業農民實訓基地、省市區三級現代化科技企業創業示范基地……最讓他為之榮耀的還屬于陜西省核桃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理事單位。
讓漢濱區林業局長楊佑金稱道的是,和潘建龍癡情核桃產業的老板還有很多。如今,全區核桃栽植面積43萬畝,其中萬畝以上的鎮就有19個、核桃產業示范園區區級28個、市級4個。
“茶葉、核桃等產業支撐起了漢濱林果經濟,且漸成氣候,初見收益。”楊佑金謙虛地算了一筆明白賬,2014年,漢濱林業產值13.6億元,今年預計達到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