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歐成勇
近日,漢濱區衛計局針對全區貧困人口結構,充分發揮衛生計生行業優勢,制定出臺了全區醫療和衛生計生精準脫貧行動計劃,通過五項措施,精準施策健康扶貧。
一是提高貧困鎮(辦)村及人群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一是擴大和提高農合報銷范圍和比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覆蓋所有貧困人口,門診統籌覆蓋所有貧困村。農村特困供養人員以及農村低保對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個人繳費部分財政全額資助。農村貧困人口201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上年度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的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首段起付線降低 50% ,特殊慢病的門診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貧困村人口結核病、精神類疾病在區級醫療機構就診,門診統籌報銷比例同一級醫院(含鄉鎮衛生院)同一水平。遠程會診費用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農村貧困殘疾人運動療法等9項、康復綜合評定等20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二是改革付費方式。實行區域內農村貧困人口住院治療實行先診療后付費機制。聯合扶貧、民政等部門經辦機構,在區級醫療機構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社會慈善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服務。向市級醫療機構推進按病種付費、按人頭、按床日付費、總額付費等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
二是全面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一是實施貧困人口免費健康檢查。對65歲及以上貧困老年人、35歲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貧困患者由鎮辦衛生院進行登記管理,每年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內容包括身高體敷、血壓、腰圍臀圍測量、心肺等檢查、免費旳一次空腹血糖檢測、心電圖、B超檢查。對35-64歲已婚貧困婦女由鎮辦衛生院免費開展“宮頸癌”檢查、發放“乳腺癌”免費篩查卡,由區級醫院進行檢查。
二是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2016年凡符合“漢濱戶籍、農業戶口或當地男青年娶外地農村戶籍媳婦及外地男青年娶我區戶籍女青年,并在取得助產服務許可的醫療機構住院分娩”補助條件的農村孕產婦均可得到補助。標準為在我區二級醫院以下機構通過合療報銷后,平產每人減免600元,剖宮產減免1000元,危重癥減免1500元。由定點醫療機構現場結算減免給產婦。
三是實施西部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在恒口、大同、五里、關廟、建民、河西、張灘、縣河八個鎮辦衛生院開展針對6-24月齡貧困兒童補充輔料營養補足品(簡稱“營養我”),普及嬰幼兒科學喂養敉識與技能,改善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
四是實施貧困人口傳染病防查項目。實施貧困人口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阻斷及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工作,對貧困育齡婦女艾滋病、乙肝、梅毒防治知識知曉率、檢測率達100%,對孕產婦 HIV 陽性病例及時上報、確診和治療,確保“三病”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接受規范診療,乙肝感染孕產婦所生新生兒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達100%。五是實施貧困人口大病分類救治機制。對結核病、艾滋病、肝炎等需要維持治療的,統一轉診到定點醫院進行治療;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唇腭裂、白內障等一次性能治愈的疾病集中力量進行治療;對需要長期治療和健康管理的疾病,確定定點醫院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治療和健康管理。費用報銷按合療等相關政策執行。
三是改善貧困鎮(辦)村醫療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完成區一院、8個鎮(辦)衛生院標準化建設;配合民政部門在轄區內5所養老院內建成護理中心;對今年脫貧的45個貧困村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個規范化衛生室。
二是整合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2016年實現區、鎮婦幼計生技術服務資源全面整合融合,搞好生命全周期優質服務。
三是落實鄉村醫生報酬待遇,提高補助標準,穩定鄉村醫生隊伍,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四是實施醫療衛生行業精準扶貧。
一是開展天使健康扶貧。針對45個貧困村因病致貧的患者,選擇300名因病致貧患者,由各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每人選定一位患病對象實行“一對一”幫扶,利用醫務人員資源優勢對其進行義診、定期上門送醫送藥,開展健康教育,對需要住院治療或手術的由醫務人員負責聯系醫院、醫療專家開通綠色通道協助治療,協助辦理合療報銷、民政救助事宜,確保其疾病得到有效治療,醫藥費用得到合理解決。
二是開展貧困患病人口簽約式服務。根據全區農村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家庭數、患病人數和患病病種,由各鎮辦衛生院優先為貧困患病人口每人建立一份動態化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張服務功能完善的健康卡。由各衛生院責任醫師團隊與貧困患病家庭實行簽約式服務,為其提供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健康檢查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三是開展醫院優惠活動。每個區級公立醫院每年籌措不少于10萬元的愛心扶貧基金,用于特別貧困患者自付費用的救助。在區、鎮醫療機構設立扶貧病房,減免相關醫療費用。二級醫療機構按總床位的10%設置扶貧病床,對貧困住院患病對象床位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麻醉費等減免比例應不低于核方收費價格的20%。對農村五保戶、殘疾人、持《特困人口健康保障證》的特困戶免收救護車接送費和掛號費。區級醫院每年在邊遠貧困鎮辦至少開展兩次大型巡回醫療活動,對貧困患者開展義診及送醫送藥活動。
五是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優惠政策。
一是落實計生各項優惠政策。農村只有一個子女的或兩個女孩或子女死亡現無子女的計劃生育家庭,年滿60周歲的夫婦,每人每月扶助100元。女方年滿49周歲的獨生子女傷殘家庭,夫婦每人每月扶助270元;獨生子女死亡的家庭,夫婦每人每月扶助340元。經鑒定屬于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三級、二級、一級的對象,每人每月補助100元、200元、300元。
二是開展貧困計生家庭幫扶。對具有創業發展能力的貧困“計生兩戶”給予戶均不少于1000元的創業幫扶資金;聯合扶貧、人社、共青團等部門對在冊貧困“計生兩戶”給予產業發展扶持、小額信用擔保、貸款貼息補料、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支持;聯合教育、婦聯、殘聯、城建等對就學、健康檢查、維權、住房等方面優先保障;做好國家人口基金會貧困母親救助和省計生貧困計生家庭創業幫扶項目。
三是實施計生特殊家庭扶助。全面推行計生特殊家庭扶助關懷“五個一”幫扶機制,將失獨、傷殘等計生特殊家庭優先納入民政救助對象,優先列入精準扶貧戶、優先列為農村低保、五保集中供養范圍。對自愿居家養老,且生活困難、失能半失能的,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服務。組建責任醫師團隊建立“一對一”的“五個一”幫扶機制,確保對計生特殊家庭的生活幫扶、養老保障、大病醫療、精神慰藉等基本服務的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