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莘莘學子與廣大教師的心中,馬曉寧是好老師、好校長。身為漢濱區江北高級中學校長的馬曉寧,同時是漢濱區第十九屆人大代表,不同的身份,共同的方向,那就是在教育領域建功立業。
三十年前,馬曉寧毅然投身教育事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他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他在推動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漫漫長路上砥礪奮進,踏出了一連串堅實的腳印。
“教育是慢功夫,得用真心去捂熱。”馬曉寧的辦公室常年放著一套被褥,書柜旁的小折疊床見證了他無數個挑燈奮戰的夜晚。他堅守教學一線,時刻關注課程改革,積極提升課程領導力,堅持清晨與學生跑操,深夜巡查宿舍安全,用心用情陪伴師生,用實際行動書寫以愛育人的教育佳話。
他認為,教育的深遠意義,遠不止于知識的單向傳輸,更在于精心雕琢,塑造學生靈魂。優質的教育,應該是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潛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從人民教師到人大代表,馬曉寧深知教育關乎千家萬戶,關乎國家未來,他始終牢記教育工作者和群眾代言人的雙重身份,注重發揮職業優勢,立足本職崗位,主動為全區教育事業建言獻策。他多次參加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各項活動,立足崗位工作充分調研全區教育現狀,結合多年從教經驗,積極建言獻策。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入基層,方能對實際情況了如指掌。”馬曉寧的履職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走訪見聞:留守兒童因家庭變故輟學,他安排人員上門勸說,落實幫扶政策;家長反映校門口交通擁堵,他協調交警部門設置“護學崗”;教師電動車充電難,他連夜召開現場會整改……一樁樁“小事”,被他當作履職“大事”來辦。
“教育問題是群眾普遍關注的焦點,堅持將優質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建言獻策的主要內容之一。”談起建議的選題,馬曉寧娓娓道來。他始終將師生的需求和家長的期望放在心上,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在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積極建言獻策,不斷滿足百姓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做師生的好校長,當人民的好代表。從曾經的青春年少到如今的兩鬢微霜,三十年悠悠歲月,馬曉寧用自己的堅守與付出,生動詮釋著教育初心。
當下,馬曉寧正帶領團隊積極探索“未來學校”建設,借助智慧教育平臺,奮力打破城鄉教育之間的壁壘,服務群眾溫暖民心,以工匠精神彰顯著人大代表的靚麗風采。
(稿件由漢濱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漢濱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