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廖良琴) 今年漢陰汛期比歷年都來得早,為提升地質災害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確保全縣21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安全渡汛,縣國土局夯實“五大措施”,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預案,確保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是夯實鎮村兩級防治責任。年初與各鎮簽訂了《2014年地質災害防治目標責任書》,對今年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目標任務要求進行了明確和細化。各鎮也根據轄區隱患點情況與各村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將防治責任落實到點。
二是精心編制《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責任人,建立國土、城建、水利、民政、衛生、公安等多部門聯合應急機制,建立應急搶險隊伍,提升應急反應能力。同時,指導各鎮編制完成《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督促各鎮深入各隱患點進行全面檢查,發放《遷安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加大宣傳,提升廣大人民群眾防災減災和自我防范意識。
三是迅速組織督察組對全縣14個鄉鎮地質災害隱患預案點、工礦企業、學校、在建工程隱患點進行全面排查;啟動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和應急預案,專業應急隊伍進入待命狀態,確保突發情況出現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災情、險情,及時報告,并協同做好應急排險工作。
四是提前啟動監測預警網絡。縣、鎮兩級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與縣氣象局建立橫向聯系,一有暴雨來臨,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通過短信平臺向地質災害監測員發出災害預警,確保地質災害防災信息24小時暢通。同時,從4月份起,各監測責任人、現場監測人對全縣214處地質災害隱患預案點提前實施全天候監測,發現異常及時預警預報,對災害點進行動態巡查,并建立隱患點臺帳,做好搶險救災各項準備工作。
五是全力做好陜南避災移民搬遷護坡擋墻工程。該項工程是今年縣上確定的30個重點項目和10件實事之一。項目投資1220萬元,覆蓋13個鎮,惠及全縣40個搬遷點1842戶搬遷戶。為確保在主汛期前全面竣工,消除陜南避災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地質災害安全隱患,縣國土局全力以赴,不斷加大工程督促檢查和協調力度,為順利施工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爭分奪秒搶進度,嚴格監管求質量,現已完成60%,預計6月底可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