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敖利明)進村路口邊,金黃的油菜花映襯著大片連體“小別墅”,清一色白墻灰瓦落地窗的小洋樓屹立花中,如畫中豪宅,不禁讓人羨慕,誰有幸能住在這里?
經打聽,原來這是漢陰城關鎮五一村剛建起的一處拆遷戶安置點。
五一村9組搬遷戶鄺吉芝:“以前舊房建在半坡上,出行不方便,又是單家獨戶,需要照應時連個鄰居都沒有,這次托了拆遷的福,撿了個‘金元寶’住上了‘洋’房子”。
筆者:“這三層小洋樓,要花不少錢吧?”
“有了‘金元寶’,其實自己花錢并不多,今年‘陽安二線’建設涉及我家舊房和田地,征地款和房屋拆遷補償政府給了近30萬,兒子出了10來萬,建房、裝修就夠了,多虧黨的好政策!”五一村9組搬遷戶鄺吉芝開心的和筆者聊著。
“最關鍵鎮村領導把我們當親人,安置地點選的好、設計‘潮’,我家僅補償款領了46萬,花小錢住別墅,這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好事”。剛搬進新家的曾慶祝也感激的說道。大門上喬遷之喜的新對聯、門頭火紅的燈籠,此刻同他幸福的笑容定格成最甜蜜的生活照。
據了解,此安置點規劃了80多套房,每戶都是134平米,全用于該村重點項目的拆遷戶安置,如今60多家搬遷戶按高標準、統一規劃已經竣工,30多戶搬進了新居,水、電同步到位,排污管網工程近日便可投入使用,后續將逐步完善路面硬化、美化等基礎設施。
今年五一村僅“陽安二線”“平澗路”等重點項目涉及拆遷戶70余戶、征地200余畝,目前已完成90%.這只是漢陰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僅城關鎮涉及重點項目60多項,征地、拆遷、安置,哪樣都難,靠啥?靠老百姓的支持。“只有把群眾的事當自己事來辦、多為群眾利益考慮,群眾的工作就好做了。”該鎮干部道出了他們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