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安康日報)通訊員 姜波:走進漢陰縣龍埡鎮,處處生機盎然。煙農們摘葉打捆、烘烤運送,忙的不亦樂乎。今年以來,該鎮種植烤煙500余畝,預計收購煙葉10余萬斤,農民純收入67萬元,完成煙葉稅稅收14余萬元。目前,全鎮烤煙長勢喜人,已陸續進入烘烤階段,農民增收在望。
“現在政策好,我們發展烤煙有信心,賺錢有望啊”在鳳柳村烤煙產業園內,看著剛出爐的煙葉堆滿倉庫,煙農白自成笑得合不攏嘴。龍埡鎮一直以來就有種植烤煙的傳統,為加快農民致富步伐,該鎮把烤煙生產作為農民的當家產業來抓,采取領導包片、站所包村、煙草技術員包組、干部包戶的方法,進村入戶宣傳黨的富民政策,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同時充分利用縣煙草公司出臺的價格政策、補貼政策、煙田投保等風險保障機制,向煙農分析種植烤煙的優勢,有效調動了村民們種植烤煙的熱情。一直在外打工的白自成當初抱著嘗試一下的心理,與哥哥白自強共同經營了鳳柳村215畝烤煙。現在兄弟倆一個是煙草公司聘用的全鎮技術員,一個是鎮上樹立的致富帶頭人。在他們的示范引領下,鳳柳村發展烤煙大戶5戶,全村種植烤煙250多畝,興建23座烤房,占到全鎮的一半。
按照“面向市場、政策激勵、強村大戶、典型帶動”的方針,龍埡鎮強力加快園區化建設步伐,將烤煙生產推向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對強村大戶制定優惠政策,對烤煙生產專業村實行科技推廣、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資金扶持的政策,對種煙大戶推行技術培訓、產業用地、資金扶持、貸款貼息等政策,重點烤煙點還建立起煙葉種植‘兩頭工場化+中間專業化’的生產服務體系。“現在種煙比以前輕松多了。”斗溝村煙農王澤義說,煙苗在育苗工場里統一培育,建煙爐還補貼3000元,以往最頭疼的煙葉病蟲害防治也有專業技術人員。碰到任何技術難題,只要打個電話,專業技術人員就會很快上門服務;今年7月遇到天災,鎮上還來了互助隊……
在抓好煙葉生產的同時,該鎮不斷加強烤煙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小改窯”煙爐35座,水窖33口,大型自動密集烤煙爐10座,爭取修建U型項目一處資金12萬元,兌付補貼資金46.6萬元。去年鎮財政和縣煙草公司投入14萬元為斗溝村修建沙石路1公路,通組路改造1.5公里,有效提高了烤煙生產效率,增強了農民抓產業的積極性。據財政所長陳漢武介紹:近3年來,龍埡鎮從財政資金中擠出10余萬元,建立完善烤煙生產的激勵獎懲機制。全鎮發展鳳柳、斗溝、龍埡、興春等4個烤煙專業村,建立烤煙專業協會3個,發展烤煙大戶18戶,解決3000余人就業,創稅累積達50余萬元,形成了財政持續增長、農業全面增效、農民穩定增收的“三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