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李肖孟:在漢陰,家庭農場的概念和模樣正變得越來越清晰。短短的1個月內,已經有城關金橋家庭農場、君科家庭農場為代表的5家種植、養殖戶首先完成了工商登記,領到了屬于自己的家庭農場營業執照,從而獲得了工商部門認可的“身份證”。
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中積極倡導展家庭農場,大力推進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從今年5月開始,漢陰把積極培育家庭農場作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因勢利導,強化幫扶。通過對家庭農場進行工商登記注冊,實現農場與市場對接,讓農民以“商人”身份從事農產品生產,暢通了農產品銷售渠道,獲得更多市場交易便利和商業發展空間。
為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該縣在家庭農場的工商登記中用足用活現行政策,放寬出資條件,允許以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股權等多種出資形式投資農場,申辦家庭農場不受注冊資金限。在名稱核準上,允許在“家庭農場”前面使用“種植”、“養殖”等用語,以便突出行業特征。同時,允許申請人進行主體登記類型時,可以根據經營需要選擇登記為家庭經營、個人獨資經營、合伙經營和有限責任公司。工商注冊登記窗口還專門開辟家庭農場登記“綠色通道”,實行優先辦理,免收登記費和工本費。
該縣將通過3—5年的努力,培育產值1000萬以上的家庭農場10個,100萬以上的家庭農場80個,30萬以上的500個,家庭農場的產值達到全縣農業總產值的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