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歐定揚 歐欣 :為全面提升陜南山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近年來,漢陰縣大力推行生態立縣、文明發展,“五創”為民、“五創”惠民戰略,全縣上下形成了各級黨政齊上手、社會各界齊參與、廣大群眾齊努力的創建工作格局,人民群眾文明素質、綜合素質逐年提高,文明之花在全縣城鄉遍地開放。10月18日已經順利通過陜西省生態文明縣建設考核評估驗收專家組驗收,正式建成陜西全省第四個、陜南首個省級生態文明縣。
繼2009年順利通過省級衛生縣城創建達標之后,漢陰縣一方面狠抓省衛縣城創建成果的鞏固提高,一方面順應人民群眾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美化優化生活環境的愿望和要求,隨即做出了:乘勝前進,繼續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省級生態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的戰略決策部署。并把“五創”工作融入到建設“三個陜西”和奮力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活動當中,作為漢陰全縣各級黨委政府執政為民、協調發展、持續發展、助推發展、興縣富民、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夯實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與任務。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大力營造抓“五創”、抓環境保護、抓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謀民生、謀發展、謀長遠、謀大事,就是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輿論氛圍和工作環境。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全縣黨政軍民各方從人、財、物上面給予全力支持,上下左右齊發力齊給力,形成了萬眾一心抓“五創”促發展的良好態勢。在宣傳動員、中長期規劃、制度建設、基礎設施等軟硬件建設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創建工作。自2010年開始到現在的三年多時間,全縣投入生態建設專項資金9791萬元,投入節能減排治污專項經費8千萬元,開工并建成節能減排項目(設施 )2 個,關停2個排污超標企業。同時,在生態環境人文境優雅的鳳堰古梯田建起了全國首個開放式移民生態博物館,并以此為平臺,對縣內外廣大群眾和游客進行講文明、樹新風、保護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及其重要性的宣傳教育。由于宣傳工作扎實有效,群眾自覺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大家深深體會認識到:“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是利國利民利子孫的大好事”。廣大群眾靠山養山,愛山護山,年年植樹造林不間斷、長期封山育林不停歇、不松勁,三年綠化造林10余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治理河道10余公里,確保了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確保了南水北調丹保工程水源地的生態環境安全無污染,為一江清水送北京做出了重要貢獻。2009年和2011年,漢陰縣也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造林模范縣、全國綠化造林先進縣。
在全縣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監管呵護下,多年來未發生一起亂倒亂排、亂挖亂采、亂捕亂獵、亂砍濫伐案件。如今的漢陰到處是山青青、水碧碧、天藍藍,鳥語花香,鶯歌燕舞。每當進入春天,整個漢陰花如海、人如潮。由于生態環境的明顯好轉和改善,多種很多年不見蹤影的麂子、鼯鼠、羚牛、野豬、錦雞、貓頭鷹、娃娃魚、天麻等野生動植物已經頻頻闖入人們的視野。國家一級珍禽朱鹮,也把環境優雅、處處青山綠水的漢陰作為它們生息繁衍的目的地。特別是8屆中國.漢陰油菜花節的成功舉辦,更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來漢陰觀光游覽,由此撬動和助推了漢陰旅游業的發展。良好的人文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吸引著外地客商紛至沓來投資興業,連續3年投資簽約四五個億以上。作為新文化運動先驅之一的沈士遠、沈尹墨、沈兼士三位文化大師的故鄉,文化事業有了長足發展、文化活動空前活躍。2010年至今,全縣用于文化建設的資金達一億多元,全縣14個鄉鎮都建成了標準的文化廣播電視站和書報刊閱覽室,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建起了農家書屋。川道集鎮不少社區和村組,還組建了群眾秧歌舞蹈隊、威風鑼鼓隊、傳統舞獅、舞龍、跑旱船、地蹦子雜耍表演隊。以三沈文化、漢劇漢水漢文化為代表的地域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發發展,文化科普知識進一步普及推廣,社會正氣得到弘揚,高尚精神發揚光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逐步建立。先后涌現出:“敬業奉獻的人民警察——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全國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劉傳品”、“ 全國五一勞動勞動獎章獲得者人民的好醫生劉守斌”、“關愛孤寡老人的幸福院長——漢陰縣道德模范龐仁侶”、“把承諾辦成件件實事的先進集體——平梁鎮新河村黨支部” 、“用殘疾軀體守護百姓健康的鄉村醫生卓家福”、 “撿到四十萬元存折急忙尋失主歸還的漢陰信用聯社員工鄧顯琴”、“撿到巨款急忙多方尋找還失主的漢陰好心的哥”、 “拾金不昧的好少年黃運樹”、 “傳遞雷鋒精神的漢陰藍絲帶青年團隊”、“ 為五保老人送米面獻愛心的漢陰縣二十多名退伍軍人”、“積極行動為雅安災區捐獻物資獻愛心的漢陰志愿者和市民”、 獲得“陜西好青年獎的漢陰青年周磊”等等,層出不窮的好人好事,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充分展示了漢陰縣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和“五創”活動給該縣帶來的可喜變化。
三年來,做文明市民、建幸福漢陰的理念已經深深扎根于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同時也變成了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每逢周五早上大家都紛紛自覺投入“五創”義務勞動,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欣欣向榮,環境整潔優美的新漢陰已經初見雛形。要問現在的漢陰什么樣?用一位來游覽觀光漢陰客人在留言簿上的題詞告訴你:漢陰齊唱正氣歌,五個創建結碩果。處處盛開文明花,生態環境美如畫。山水清,園林城,民風淳樸風氣正,干部群眾齊努力,幸福漢陰定建成。
目前,該縣各級各部門、廣大干部群眾,正在按照建設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省級生態縣城與省級文明縣城的標準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富裕陜西、和諧陜西、美麗陜西的要求,振奮精神,查漏補缺,彌補不足,細化、量化創建任務,夯實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強化宣傳引導,再掀創建熱潮,舉全縣之力扎實推進創建工作,力爭如期實現“五創”目標,為建設三個陜西、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