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巴山,嵐河之畔;巴風巴韻,古質今妍。1月20日,嵐皋縣《嵐水巴韻》巴文化節目展演在縣城關中學會議廳演出,向觀眾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來自全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干部群眾一同觀看演出。
“一斗芝麻撒滿山,我的山歌有萬千”,在一陣陣悠揚婉轉、空靈而清爽的歌聲中,民歌《巴山情歌聯唱》響徹全場,唱出巴山兒女無盡的柔情蜜意,引起大家陣陣掌聲。由佐龍鎮編排的《曉道竹馬》,作為安康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演繹巴人氣質的民間文化活動代表,嫻熟表演引得觀眾紛紛叫好。職業中學帶來的民俗舞蹈《板盾舞》,以獨特的舞步、道具、旋律、造型,展現出遠古巴人剛勇尚武、堅定執著的精神。由四季鎮帶來的《八女拜壽》,巧妙的將嵐皋特色美食吊罐肉、辣子雞、神仙豆腐等,用快板的形式展現出來,反映了“巴人美食 嵐皋味道”的獨特風味,令人印象深刻。由橫溪鎮帶來的情景劇《鹽道情》,講述了巴人在鹽道上,發生的一個個讓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將現場觀眾帶入到巴人生活的情景中,回味跨越時空的悲歡離合。民俗舞蹈《薅草鑼鼓》、《竹枝之聲》、《擺手舞》、《嵐河漁鼓》,歌伴舞《巴人酒歌》,情景劇《風韻武學館》等巴文化節目,借助簡樸大方的巴人服飾、別具一格的巴人語言,向現場觀眾展現了一個個鮮為人知的巴人生活世界。
《嵐水巴韻》巴文化節目演出,由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文廣局、縣文化館聯合舉辦。參加演出的人員,既有來自鎮上的工作人員,又有愛好文藝的基層群眾。節目由各鎮根據地域特色,結合巴風巴韻,精心遴選編排而成。13個原創精品節目接地氣,既有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歌伴舞、民俗歌舞,又有別具特色的情景劇;既展現了巴人熱情豪爽、勤勞勇敢、聰慧質樸的性格秉賦,又演繹了巴人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整臺演出高潮迭起、亮點頻出,不時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旅游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已經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游山玩水、休閑度假,而是追求消費文化、享受文化,發展文化旅游正成為一種世界潮流。嵐皋作為旅游大縣,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把巴文化作為地域文化品牌進行打造和培育,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
《嵐水巴韻》是巴文化“五個一”重點工程之一,本次系列巴文化節目的精彩呈現,是嵐皋挖掘巴文化促推文旅融合發展結出的又一碩果,對打造“感悟巴文化生態休閑游”旅游品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