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脫層皮,群眾摘窮帽,值!
——嵐皋官元奮力推進脫貧攻堅“三項行動”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昊)青山吐翠、金黃菜花、白墻黑瓦……若不是道路顛簸,眼前的美景足以讓人沉醉。
官元鎮距嵐皋縣城63公里,全鎮有人口2358戶7128人,貧困發生率超過60%,屬典型的深度貧困鎮。區位優勢不明顯,群眾的出路主要依靠搬遷、勞務。可是搬不了、走不脫的又怎么辦?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身上脫層皮,群眾摘窮帽,值!官元鎮黨委、政府堅定了這一信念。
“兩房建設”快馬加鞭
3月28日,官元集鎮陳家院子移民搬遷安置小區項目建設工地上,施工車輛川流不息,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催人奮進的緊張氣氛油然而生。
走進被綠色安全網包裹的樓內,戴著紅色安全帽的工人師傅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粉刷墻壁、安裝線路管道。
“按照鎮上要求,我們著重投入大型機械,加大人力,倒排工期,7月中旬左右,主體一定全部完工。”項目經理張新明介紹。
而這一幕,只是今春官元鎮加快“兩房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集鎮區域性敬老院項目工地和陳耳村道班等5個村內相對集中的安置點和今年的7戶危房改造農戶家中,都能看到戴草帽、穿短袖、拉尺子的包村干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9月底全面完工……
據了解,為2018年實現首季度開門紅,2017年年底,官元鎮區域性敬老院及集鎮易地搬遷安置點就全面動工,團興村易地搬遷安置點44套安置房全部告竣,全鎮涉及二郎村、陳耳村、龍洞村、龍板營村、團興村48戶危房改造任務全面完成。
農業園區如火如荼
3月28日,古家村三組瓜蔞園區,一派繁忙景象。駐村工作隊長唐軍正招呼30余位村民搶抓時令,有條不紊地打孔、釘樁、搭架……
唐軍告訴筆者,隨著村里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好田好地即將撂荒。2017年,村里組織貧困群眾到藺河鎮棋盤村瓜蔞基地取經。回來經過考證,最終確定采取“集體引導、能人帶動、群眾入股”的方式,投入“三變改革”資金30萬元,在村里流轉土地100余畝,建設瓜蔞園區……
春爭日子夏爭時,一村比著一村干。當天,與古家村一梁之隔的陳耳村也是熱火朝天,30余位村民正在搶植茶苗。
早在2017年年底,陳耳村就依托老茶園,在村里規劃建設無性系密植茶葉園500畝。2018年開年后,村里以貧困戶土地入股的形式,迅速整理流轉土地276畝,引進群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茶葉園區,群眾在園區務工,見天100元,年底還能享受土地流轉費和紅利,一舉三得。
而古家村瓜蔞園、陳耳村茶葉園只是官元鎮今春卯足干勁建園區,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官元鎮鎮長陳守寶說:“今春,官元鎮充分利用產業貼息、互助資金、扶貧資金等方式,在全鎮6個村圍繞傳統養殖、獼猴桃、有機稻米、食用菌、茶葉、中藥材等發展農業園區6個,引進市場經營主體4個,為全鎮順利實現脫貧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基礎設施大干快上
3月29日,陳耳村活動室對面楊家灣山坳里機器轟鳴,一條連通茶葉園區和村級公路主干道的產業路正在加緊開挖。
縣農村公路管理局局長、陳耳村駐村工作隊長張宏指著不遠處的挖掘機介紹:“陳耳村圍繞茶葉園區,正在建設4.2公里產業路,項目計劃總投資230萬元,預計今年8月之前能全面完成硬化,竣工通車。”
與陳耳村一樣,去年12月,官元全鎮完成勘察設計的產業路還有二郎村1公里、團興村4.6公里、古家村江池梁至龍板營村萬人寨4公里、陳耳村李家梁至賀家壩1.2公里、龍洞村1.7公里……
與此同時,官元鎮結合集鎮和各村安置小區、安置點,同步實施村衛生室、飲水工程、綠化帶、休閑廣場、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
據了解,全鎮投資80萬元,占地600平方米,擁有攤位200個的集鎮農貿市場正同步實施;投資40萬元,面積1200平方米的停車場正緊張推進;投資60萬元的集鎮小廣場已經進行前期設計。16個交通項目、3個村衛生室有序推進,涉及3000人的飲水工程擴建改造項目已提上日程。二郎村冉家梁電網升級項目全面啟動,全鎮剩余700余戶的費控表輪換,任務過半……
“全鎮采取實施搬遷、建設園區、健全基礎設施‘三步并做一步’戰略,確保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從而增強全鎮人民的獲得感。”官元鎮黨委書記劉峰平說。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天,官元正以奮進的姿態前行,確保今年秋天以勝利的姿態,向上級和全鎮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脫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