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譚靜紋
春分已過,萬物勃發。走進位于嵐皋縣滔河鎮雙向村五組的林下天麻種植基地,10多名村民正忙碌而有序地種植天麻塊莖,一壟壟土地承載著收獲和增收致富的希望,也訴說著滔河鎮林下經濟的蓬勃生機。
滔河鎮雙向村屬于典型的山地村,森林面積46.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4%,高山之上云霧繚繞、濕潤多雨,自然環境非常適合中藥材生長。而天麻作為一種名貴中藥材,市場需求旺盛。來自湖北宜昌的客商王運成正是看準這一商機,利用滔河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啟林下天麻種植項目。
“滔河鎮雙向村森林覆蓋率高,有著天然的遮陰、保濕條件,林下的土壤富含腐殖質,為天麻的生長提供了充足養分,讓天麻更接近野生狀態生長,品質更優。”宜昌香農誠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運成說。
而這種“林藥結合”的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這片林子種上天麻后,我每年不僅能拿到土地流轉費,在基地干活還有務工收入,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說起閑置山林種天麻,村民王先玉滿臉笑意。
天麻種植項目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由公司提供種源、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基地組織當地農戶參與種植,農戶則以土地流轉和勞務用工的形式參與其中,實現互利共贏。期間,技術團隊會定期為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從選種、育種、栽培到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全過程進行指導,通過科學方法種植,提高天麻產量、增加產業收入。
據雙向村黨支部書記范傳禮介紹,目前該基地種植規模已達80畝,預計今年9月即可收獲。這些年,雙向村也通過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逐步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鄉村蝶變為“遍地無閑草,處處藥材香”的“藥材村”。
近年來,滔河鎮始終按照“打好生態牌、下強旅游棋、念活山林經、做足藥文章”工作理念,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全鎮現已有7個專業合作社和11個藥材公司,種植厚樸、黃連、白芨、重樓、云木香、淫羊藿等中藥材6萬余畝,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和“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群眾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實現了生態與經濟和諧共生的美好前景。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對林下中藥材的探索發展,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拓展等方面下功夫,推動林下中藥材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邁進,讓這片綠水青山真正變成老百姓的金山銀山。”滔河鎮黨委書記耿延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