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輝
當春風拂過秦巴山區,漢陰縣便迎來了一年中最絢爛的時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競相綻放,金黃色的花海從山腳綿延至丘陵,與錯落的民居、蜿蜒的鄉道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畫卷。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漢陰縣以花為媒、以節會友,將傳統農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不僅吸引了八方游客駐足打卡,更讓“花經濟”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作為“富硒油菜之鄉”的核心區,漢陰縣依托獨特的地理優勢,將油菜花與櫻花、桃花、李花等春日花卉串點成線,推出“三沈故里人文體驗游”“農耕研學生態觀光游”“秦巴風情春日自駕游”3條精品路線,串聯起龍崗公園、鳳堰古梯田、雙河口古鎮、花遇灣牡丹園、民兵產業園等標志性景點。游客既可在龍崗公園登高俯瞰花海與城市交相輝映的全景,也可漫步五一村、月河村、盤龍村的田間步道,感受“花海漫無邊,春風拂人面”的詩意。
“今年的花海景觀融入了更多互動元素。”漢陰縣城關鎮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在月河川道沿線打造了千畝連片油菜花景觀帶,草橋村的河岸花海、中堰村的現代農業產業園、三元村的鳳凰山茶園成為熱門打卡點,游客既能漫步花田感受自然之美,又能參與農事體驗、漢服游園等互動活動。鎮內7個村落開設了花海攝影打卡點、田園露營體驗區,還結合千畝特色林果產業園繁花盛景舉辦了“花開十里·櫻為有你”文旅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尤其是年輕群體前來打卡。
抖音上,“2025中國汽車登山錦標賽”話題播放量突破百萬,多名網紅結合賽事“直播帶景”、黨員干部和群眾化身“文旅大使”等創意宣傳,讓漢陰的春日美景通過短視頻平臺走進千家萬戶。漢陰縣文旅廣電局負責人表示,體育賽事為花海旅游注入了新活力,賽事與花海、鄉村美景、民俗的結合,讓游客在感受速度與激情的同時,還能深度體驗漢陰的人文底蘊。
為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漢陰縣宣傳部聯合文旅廣電局推出系列配套活動,“花漾漢陰·魅力鳳堰”攝影賽面向全國征集作品,“錦繡漢陰隨手拍”短視頻挑戰賽吸引八方游客創作創意內容,文旅音樂會、非遺民俗展演則讓傳統文化煥發新魅力。來自湖北的游客張先生說:“看完賽車比賽,再到雙河口古鎮逛非遺市集,晚上住民宿,品嘗炕炕饃和漢陽蒸盆子,這樣的行程充實又有特色。”
金黃的花海不僅帶來了人氣,更催生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在風景如畫的三元村,“魯家莊農家樂”老板魯詞家介紹:“最近每天要接待10多桌客人,自制的辣椒醬、土蜂蜜都賣斷貨了!”像魯詞家這樣受益于花海經濟的農家樂不在少數。今年以來,漢陰縣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農戶開發特色農產品、打造庭院經濟,目前已有30余家農家樂完成升級改造,推出油菜花蜜、土豆干片、豆腐干等20余種漢陰味道土特產。
為迎接春日踏青旅游旺季,漢陰縣宣傳部、文旅廣電局、交通運輸局等單位織密服務保障網,在舉辦文旅活動前,提前調配10輛定制客運班線、5輛應急公交車,配套縣城至雙河口古鎮、鳳堰古梯田、蒲溪盤龍等景區的公交線路,并在高速出口、景區入口設置旅游咨詢站,提供免費導覽圖、景區接待等服務。針對自駕游客,在2025汽車登山錦標賽、音樂節等時機,免費提供3000余個停車位,有效緩解旺季停車難題。
在旅游體驗升級方面,漢陰縣組織百余名人大代表、社區志愿者化身“花海向導”,在景區入口、網紅打卡點提供路線指引、文明勸導等服務。“我們每天早上8點到崗,幫助游客解決停車、餐飲等問題,還會推薦本地的富硒美食。”人大代表朱朝保介紹,代表們還主動參與環境整治,清理景區周邊溝渠、道路,確保文旅活動周邊環境整潔宜人。數據顯示,3月以來,漢陰縣各景點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30%,民宿入住率達90%,餐飲商戶日均營業額提升26%。
“我們不僅要讓游客‘愿意來’,更要‘留得住’‘還想來’。”面對八方來客游漢陰的盛景,城關鎮宣傳統戰委員龔小艷表示,該鎮正加快推進農旅融合示范鎮建設,計劃在中堰村、五一村連片打造四季觀光農業體系——春季油菜花海、夏季荷塘月色、秋季稻香田園、冬季溫室采摘,同時升級農耕研學旅游線路,推動“單季游”向“全季游”轉變。
春風十里,不如花海相約。漢陰縣的花海田間,蜂蝶飛舞間傳來的不僅是春天的訊息,更躍動著鄉村振興的強勁脈搏,串聯起山水人文、賽事體驗與鄉村活力。漢陰縣正以開放的姿態,迎接著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讓“一次相遇”變成“長久向往”,在春日的盛景中,書寫著全域旅游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