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王福根)4月27日,藺河鎮和平村內的公路上出現了一支“特殊”的隊伍,梳理排水溝、拔雜草、壘路肩、清掃路面……大家忙的不亦樂乎。經過一天的奮戰,全村公路面貌煥然一新,給人一種干凈、清醒、舒暢的感覺。經了解,這支隊伍的“隊員”都是村上的低保戶,今天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義務為村上修路,年齡最大的77歲。
自從和平村開展后進村整頓以來,新上任的村三委干部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團結帶領村民,抓村民自治、抓民主管理、抓基層黨建、抓產業發展、抓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變了和平村長期以來積貧積弱、民風不正、缺乏活力的落后面貌。據悉,和平村今年轉變過去不召開群眾會議,小范圍“拍腦袋”確定低保對象的工作作風,使得“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審辦法和程序深入人心,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擁護。
“以前,大家對評選低保有意見,今年村上嚴格按照農村低保條件,重新評審低保對象之后,大家都很服氣!”過路的村民李萬成說道,路邊正在忙著拔除雜草的低保戶張尚榮接過話茬告訴筆者,“黨和政府對我們低保戶很關心,給予我們實實在在的幫助,我們也應該為大家做點好事,盡點義務,希望用這種方式來回報社會。”
正是通過一系列的整改,村上各項工作步入正軌,村民心中積壓的怨氣得以消散、群眾之間的矛盾得以消融,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才結出如今這團結友愛、奮進互助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