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寧陜縣政府已經正式向上級提出申請,擬建立省級朱鹮自然保護區,推進朱鹮保護工作的正規化和常態化。
據了解,保護區建成后,將是全國首個在朱鹮異地野化放飛地建立的保護區,是全國第二個以保護朱鹮等瀕危珍禽及其棲息地為主的保護區。此前,全國僅有一個朱鹮自然保護區,是位于漢中洋縣的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3年建立。
寧陜縣城關鎮寨溝村為全國第一個朱鹮異地野化放飛試驗基地。自2007年5月開始,共進行了3次異地野化放飛,共放飛朱鹮46只。7年來,放飛后的朱鹮成功地繁育了子一代和二代。今年野外自然繁殖朱鹮26只,成活22只,繁殖數量為歷年最多。截止2014年6月底,野外可監測朱鹮達60余只,絕大多數都是放飛朱鹮的后代,目前,在城關鎮寨溝和小堰溝已經形成了2個野化放飛后相對成熟、穩定的朱鹮野生居群。
近年來寧陜縣朱鹮野外放飛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諸如朱鹮野化放飛試驗基地由于沒有明確的保護范圍而缺乏法律保障、沒有專門機構而不能行使保護管理職能、保護管理經費沒有保障等。
為最大限度地改善和優化朱鹮棲息地環境,消除影響朱鹮種群發展的各種不利因素。目前。該縣已經委托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了《陜西寧陜朱鹮自然保護區可行性研究報告》和保護區建設規劃。
據悉,建立朱鹮自然保護區后,將使該縣朱鹮保護行動有法可依,保護和管理職能得到強化,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改善朱鹮棲息地的環境,使朱鹮種群數量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