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撐起脫貧一片天
——寧陜縣太山廟鎮產業脫貧紀實
技術指導到田間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寧 李正斌)初夏時節的寧陜縣太山廟鎮,處處迸發著生機與活力。走進該鎮龍鳳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發展產業的忙碌景象,縣農廣校的農技專家正在實地指導群眾栽種魔芋。村支書高昌益介紹說:“我們結合村情,由合作社牽頭流轉土地,建設300畝魔芋產業示范園,農民通過出租土地得租金、園區務工得薪金的方式增加收入。”
“花椒是個好產業,去年我們雙建的大紅袍花椒已經賣到150元一斤了,今年我又新栽了十幾畝花椒苗。”該鎮雙建村村民姚發恩指著地里綠油油的花椒樹苗笑瞇瞇的說。
雙建村五組組長李支才牽頭成立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本村48戶村民積極入社,根據各自實際出地、出資、出勞力,發展大紅袍花椒、黃花菜種植產業。目前,48戶村民已種植花椒400畝,預計今年可實現收入9萬余元,戶均增收1800元;30戶村民種植黃花菜80余畝,預計明年可實現收入12萬余元,戶均增收4000余元。今后三至五年,兩項產業產量會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將穩定增加3000至5000元,將帶動32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三年以后,這就是一筆穩定的收入。”在該鎮長坪村五組碾盤坪標準化核桃示范園里,村民章登武望著剛剛栽植的核桃樹一臉堅定的說道。
貧困群眾積極發展魔芋種植
當地政府以農村“三變改革”為抓手,采取“農民出土地、政府出資金、合作組織來管理”的方式盤活土地、林地優勢資源,在該鎮長坪村五組碾盤坪規劃建設150畝標準化優質核桃產業園區,種植優質核桃苗3200余株,20余戶農戶直接受益。
時令就是節令,產業發展是2018年脫貧攻堅的主戰場。3月中旬,該鎮組織鎮村干部到石泉縣實地參觀黃花種植技術,引進優良黃花苗,大力發展黃花種植,農戶積極響應、熱情高漲。目前,全鎮種植黃花菜100余畝,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梅花鹿養殖
梅花鹿屬草食動物,飼養成本低,產品價值高,人工繁育技術已經成熟,養殖管理操作簡便易學,該鎮充分利用太山廟鎮胭脂壩先天的林區資源優勢,成功引進隆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投資700余萬元,建立起梅花鹿養殖基地,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模式,大規模養殖梅花鹿。目前,該養殖基地存欄梅花鹿267頭,另在太山村、油房村投入400萬元建設兩個百只梅花鹿養殖分廠,將帶動30余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養蜂
“去年我養了25箱蜂子,產了400斤蜂糖,全部通過合作社賣出去了,掙了1萬多,今年我還要再多養幾箱。”油房村貧困戶朱清德的400多斤蜂蜜通過合作社全部銷售一空,率先實現了脫貧。油房村像朱清德這樣的貧困戶還有很多,在高山源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帶領下,全村共發展中蜂養殖600余箱,年產值36萬余元,戶均增收4000余元。
百花齊放,百業興旺。今年以來,太山廟鎮立足鎮村實際,把脫貧產業當作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來抓,不斷深化“支部+X+貧困戶”精準扶貧模式,以“三變”改革為突破口,以山林經濟為主導,努力打造“魔芋、花椒、核桃、梅花鹿、中蜂”五大特色產業園區,形成規模效應,完善產業鏈條,促進群眾長期增收,增加了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制勝砝碼,撐起了太山廟鎮產業脫貧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