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通訊員 許兵)“大家放心養,今年蠶繭仍然實現保護價收購,發展養蠶政府還有補貼,我們也竭力提供好技術指導服務!”連日來,石泉縣迎豐鎮的蠶桑技術專干陳澤棟正忙活著挨家挨戶和蠶農們簽訂蠶繭收購合同。實行訂單養殖和保護價收購,這給農民算是吃下了定心丸,不少外出打工的農民春節返鄉后,決定留在家里發展養蠶,這樣既能增收致富,又能照顧家人。
石泉縣緊緊抓住“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陜西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橋頭堡”建設的契機,準確把握“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石泉大有作為”這一定位,按照“轉型升級、做精做強”發展思路,不僅使蠶桑產業得到鞏固、蠶桑絲綢企業得到發展,而且在延長產業鏈上產生大量工作崗位,使1萬多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上崗就業,蠶桑產業已經成為石泉農民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在全縣呈現出集育苗、建園、制種、養蠶、收烘、繅絲及絲產品深加工、副產品多元開發為一體的現代蠶桑產業發展新格局。
據了解,去年該縣養蠶達7.1萬張,產鮮繭3018噸,實現蠶繭收入1.08億元。在大力發展桑蠶養殖的基礎上,該縣還穩步推進蠶桑循環經濟,發展桑園養雞200萬只、桑枝食用菌2000萬袋,推廣桑園套種2萬畝,實現蠶農蠶桑綜合收入3.8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000多個。同時,大力發展桑蠶制種和繭絲綢工業,培養蠶種生產企業1個,繅絲、捻絲、織綢加工企業3個,蠶桑副產品開發加工企業6個,實現年產值7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