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沈沙沙)“桔梗的種子是不是很像芝麻籽,它很細很輕,將地壟好、掏行,輕輕將種子撒在行道里再蓋土,就完成了。種藥材和養蠶養豬不沖突,現在蠶種還沒下來,乘著這個空檔將這些中草藥種下去,你既不耽誤養蠶還能增加個產業收入,你說是不是!”村干部汪知群和貧困戶探討著,然后將一把桔梗種均勻的輕撒在貧困戶余子勝打好的行道里,技術員也正在地頭教其他的貧困戶種植技巧。
產業脫貧,新莊村探索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村實際的“立體、生態、訂單、高效”為一體的新路子。要讓貧困群眾脫貧,找到產業支撐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隨著迎豐鎮產業發展的如火如荼,石泉縣國土局駐村幫扶單位也在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技術的扶持力度,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結合新莊地理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新莊的產業發展現在是“一村多品”,在托家溝以發展林下魔芋和密植蠶桑為主,在五兩溝則以發展有機稻和中藥材種植為主。通過‘訂單’產業發展,引導當地貧困農戶積極發展這些特色產業,而中草藥種植,也是產業扶貧路上,我們為新莊量身定制開出的‘新藥方’。”新莊村駐村工作隊長王磊說道。
在新莊村三組的譚家堡,山上連片的土地被開發利用起來,工作隊發展11戶貧困戶和迎豐鎮橡樹林中藥材合作社理事長徐琦芳簽訂了100畝的“訂單合同”。合作社承諾前期提供種子,跟蹤進行技術指導,后期回收藥材,采取“一條龍”服務,不讓貧困農戶有后顧之憂。按照技術員指導的方法,貧困戶們正忙碌的栽種桔梗、柴胡這兩味中藥材。栽下的這100畝柴胡、桔梗,待一場及時雨的到來將煥發勃勃生機。
建檔立卡貧困戶歐定剛說:“我家就住在溝下,在這里務工一天收入也有一百多塊錢,順便學點技術,等到以后自己有能力也發展一點桔梗、柴胡等中藥材,增加些家庭經濟收入。
為確保中藥材種出成效,迎豐鎮還定期不定期的組織種植大戶進行交流探討,對中藥材種植戶進行中藥材實用技術培訓,技術員的技術服務精準到產前、產中和產后,保證貧困戶栽培技術入戶率達100%。藥材種植有幫扶,技術指導有保障,藥材銷售有出路,這大大的為中藥材種植貧困戶解決了癥結,這劑“新藥方”最終能助貧困戶實現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