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張新宇)今年以來,到甘溪工商所咨詢辦理種(養)殖業《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越來越多,對此該所工作人員進行了簡單調研,一是隨著工商商事制度改革的大力宣傳和逐步推進,更多的服務對象認識到現在注冊登記《營業執照》大開“綠色通道”,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二是自產自銷農產品容易面臨市場開拓不順、流通環節不暢等難題,而“農超對接”這樣的新方式能有效減少農產品銷售的流通環節,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目前,我縣本土超市與種(養)殖戶合作的條件相對寬松,主要滿足三個“必須”:相關證件手續必須齊全;農產品質量必須過關;產量必須達到一定規模。
為了使農產品順利進駐超市,更好地維護種(養)殖戶利益,甘溪工商所主要采取四項措施:
落實商事登記制度。注冊登記《營業執照》時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簡化了審批環節,優化了業務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種(養)殖戶辦理業務基本上實現了“等候不超過10分鐘,手續齊全取得執照不超過半個工作日”。目前,咨詢辦理業務的種(養)殖戶達9人,已有5人順利取得《營業執照》。
開展農資打假行動。要保障農產品質量,應從農資監管入手,加大對問題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的查處力度。截至目前,該所共出動執法人員3人次,檢查農資經營網點6個,暫未發現銷售問題農資商品。
宣傳引導商標注冊。結合“一鎮一標”、“一村一品”工程,從組織、協調、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促進商標注冊和農產品商標培育。尤其扶持培育一批“名、特、優、新、稀”的涉農個體戶,積極幫助符合申報條件的農產品注冊商標,實現“品牌興農惠農”目標。
探索長久發展機制。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吃的要求從數量向質量轉變,不僅要吃得好,更講究安全、營養和健康。該所工作人員迎合消費者心理,對種(養)殖戶產業發展提出了小的建議:首先要在品種改良上動腦筋。許多農產品只要稍加改良,就能迎來新的市場份額和消費群體;其次要在農產品用途上尋求突破,以啟發和引導新的消費需求;最后要堅持走標準化道路。農產品要保證綠色、無公害,更要注重銷售細節,比如精細化挑選的農產品要形狀統一、大小一致、包裝考究、排列整齊等,以免進入超市后重新挑揀,增加配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