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安康訊(實習記者高菊)“包組聯戶農戶或服務對象滿意度低于80%,對干部實行‘一票否決’。”紫陽縣推行縣鎮干部直接包聯農戶制度,7萬農戶家家都有干部“親戚”,讓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7萬農戶家家都有干部“親戚”
12月2日下午,紫陽縣煥古鎮金塘村3組村民黃耀林指著堂屋墻上的“紫陽縣煥古鎮干部便民服務監督卡”告訴華商報記者,每個月包組聯戶干部、煥古鎮計生辦主任黃曉德都會到自己家里來兩三次。黃耀林說,70歲的老母親身體不太好,家里的經濟收入就是門前的2畝茶園。后來實行包組聯戶后,黃曉德不僅幫忙給他流轉土地增種茶園提供技術指導,還把打撈漢江漂浮物的工作交給他,“有需要就去打撈,一天掙100元,快兩年了,這對家里也是一個大的補貼。”黃耀林說。
紫陽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羅云忠說,2008年以來,紫陽在全縣實行干部包組聯戶制度,讓全縣7萬農戶家家都有一名干部“親戚”,讓干部“主動”服務群眾,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群眾滿意度成干部升遷“硬杠子”
“隨機抽查包聯(服務)對象滿意率,低于80%的實行‘一票否決’。”紫陽縣毛壩鎮鎮長婁芳說,自己就是紫陽縣推行的“五個一”工作法的受益者,兩年前在縣委工作,因得票第一成為紫陽縣毛壩鎮鎮長至今。
紫陽縣委書記王曉江說,每月定期對干部包聯農戶(或服務對象)工作進行滿意度調查,并作為干部升遷去留的一條“硬杠子”。兩年來,有5名擬提拔干部因群眾滿意度低于80%被“一票否決”。
“過去干部下鄉大多只到村組干部家中轉轉,吃頓飯、喝場酒。”羅云忠說,把1077名縣直部門干部與5896戶重點戶結成包聯對子,821名鎮干部與全縣7萬多農戶(居民戶)結成固定對子,逐戶發放服務監督卡。并向群眾承諾:每月至少登門或電話聯系包聯戶一次,做到發生突發事件、鄰里糾紛和婚喪嫁娶“三必到”,產業發展大戶、防汛防滑重點戶、矛盾糾紛重點戶、貧困低保戶和計劃生育重點戶“五必訪”。群眾感慨地說,“干部不在村民家里,就在去村民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