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作為一項觀賞性極高的冰雪運動,一直以來都是冬奧會備受歡迎的項目。然而由于我國冰球項目底子薄、基礎差,長久以來并未獲太多關注。隨著北京申冬奧成功,冰球運動在我國逐漸升溫,這項“冷運動”在中國各地熱了起來,其中以青少年賽事為最。但層出不窮的青少年冰球賽事如何避免同質化,打造自己的賽事品牌?“五一”期間在北京和深圳兩地上演的三場賽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融文化交流與高水平競技于一體是“奧城杯”打造精品賽事的法寶。4月28日,2018“奧運城市杯”北京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率先開打,來自美國、芬蘭、俄羅斯、加拿大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冰球青少年與東道主一道分為U15和U12兩個年齡組,在為期6天的賽程中開展了42場比賽。
除了高水平外國隊伍的來華交流、國際級裁判的執教、國際冰聯授權的實時數據錄入系統的引進等提升比賽專業性、競技性的高規格舉措之外,組委會還組織開展了傳統文化體驗、參觀名勝古跡、走入中小學校和冰球家長交流等活動。比賽之余,國外小運動員拿起刻刀、舉起畫筆,親手制作了剪紙、雕版年畫、臉譜等中國民間藝術品,還在“北京體驗日”活動中爬長城、穿漢服、習六禮、學功夫,全面體驗中國文化。“以前我們都是從書本和媒體報道中了解中國,‘奧城杯’讓我們開闊了眼界,真切體會了中國文化。”美國洛杉磯加州金熊隊球員卡克蘭的父親說道。三年來,“奧城杯”冰球邀請賽通過這一另辟蹊徑的舉措,已逐步發展成為融體育賽事與文化交流于一體的高水平國際青少年冰球比賽。
“奧城杯”將目光放在文化交流上。其他比賽則將冰球比賽置于區域聯合發展的環境中。4月28日,亞洲青少年冰球俱樂部聯賽北京站也在華星國際冰上運動中心開戰。此項賽事只有中、日、韓三國冰球青少年參與,其宗旨也是推動國際冰球區域發展。區域聯合發展冰球并不少見,北美職業冰球聯賽就有美國和加拿大的隊伍共同參加,大陸冰球聯賽也吸納了俄羅斯、芬蘭、中國等歐亞國家的隊伍。作為在亞洲范圍最早開展青少年冰球建設的三個國家正在通過此賽事助推亞洲冰球的整體發展。
無獨有偶,“五一”期間在深圳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冰球國際邀請賽不僅展現了“北冰南展”的成果,更將區域協同發展與冰球交流融合在了一起。
據了解,華南和港澳地區都各自有不少小型青少年聯賽,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冰球國際邀請賽仍是大灣區首個區域性青少年國際冰球聯賽,吸引了來自粵港澳地區34支球隊的比賽,最終4個年齡組冠軍分別由4個不同地區的球隊摘得,體現了賽事主辦方立足粵港澳,輻射中國的辦賽宗旨。同時深圳作為華南重鎮也將借此契機,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依托進一步輻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打造青少年冰球國際化賽事品牌。
“冷運動”在中國各地的升溫,離不開北京冬奧會氛圍的助推,也離不開“北冰南展”號召的響應。青少年冰球賽事各出奇招,將“冷運動”打造為“熱品牌”,將助推中國冰球項目越來越熱,擴充冰球后備人才,為中國冰球運動的長足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