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iyigw"><tbody id="iyigw"></tbody></kbd>
    <ul id="iyigw"></ul>
  • <ul id="iyigw"></ul><th id="iyigw"><menu id="iyigw"></menu></th>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理論 > 理論
    秦巴漢水生態文化旅游發展之我見
    2017-12-06  來源:

     ■ 王 建a6r安康新聞網

    (本文發表于《西部學刊》2017年第十期, 課題為陜西省“四個一批”重點項目。)a6r安康新聞網

    摘 要a6r安康新聞網

    本文從秦巴山區自然生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出發,在分析陜南三地市生態文化旅游發展的優勢和機遇,面臨的劣勢和挑戰之后,確立生態保護第一、適度開發陜南質量最好的一類生態旅游資源的發展理念,實施陜南綠色循環發展戰略,為陜南生態旅游產業的整合開發和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戰略框架和思路方案。a6r安康新聞網

    2016年12月26日,秦巴山區生態文化旅游區正式被列入“國家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這個包含76個縣市、有著近4千萬人口,總面積22.5萬平方公里的生態福地,它的開發、發展和保護已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定位。a6r安康新聞網

    陜南作為秦巴地區的主體,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保護地,同時又是連片特困區和川陜革命老區,既有保護生態的歷史重任,也有加快發展的時代使命。a6r安康新聞網

    目前,秦巴漢水生態文化旅游研究在一些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績, 還有一些方面的問題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解決。發展陜南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首先要了解陜南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的特點和發展情況,資源的優勢和特征,然后逐步分析生態旅游產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其次根據陜南三地市地域實際情況,整合全域資源,找準戰略定位,加強不同領域的協作,提出相應的對策與措施,拓展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經濟的研究思路,從而為陜南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指導。a6r安康新聞網

    01 秦巴漢水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特色和優勢a6r安康新聞網

    陜南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稟賦a6r安康新聞網

      “生態文化旅游資源是以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生態景觀為吸引物滿足生態旅游者生態體驗的具有生態化物質的總稱。它是能吸引游客前來觀光的自然事物和具有生態文化內涵的人文事物或能夠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并對游客起到教育反思作用的其他任何客觀事物”。a6r安康新聞網

    秦巴地區位于北緯32°-34°之間,長江最大支流——漢水流經其域,橫跨陜、甘、川、渝、鄂、豫六省市,包含76個縣市,總面積為22.5萬平方公里。2010年末,總人口3765萬人。a6r安康新聞網

    秦巴山脈橫亙中國大陸中部、承東啟西、連貫南北的巨大山系,與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北美洲的落基山脈一同被地質和生物學界并稱為“地球三姐妹”。西起青藏高原東緣,東至華北平原西南部,地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徑流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53%,是國家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和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旅游資源豐富。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長江黃河的分水嶺,是具有地理標志意義的國家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之一。a6r安康新聞網

    秦巴地區處于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我國的中央水庫、生態綠肺和生物基因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它既是世界級名山和華夏文明發源地,也是我國重要生態環境保護區和連片扶貧開發地區之一。a6r安康新聞網

    地處秦嶺大巴山和漢水谷地的陜南地區,生態旅游資源豐富,極具鮮明的地域特色,堪稱秦巴地區的一顆明珠。從地形結構來看,大秦嶺作為地理分界線,是國家的地理標志。峰巒疊嶂的巴山地區山石溶洞奇偉、深壑峽谷秀美,獨有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生物資源垂直分布,動物資源珍稀,加之以漢水水系為核心的河流體系,孕育和造就了陜南的“靈蓄南國一派秀,勢承秦巴二脈雄”的最具吸引力的生態旅游資源。a6r安康新聞網

    1、陜南漢中生態文化旅游資源情況a6r安康新聞網

    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的漢中,有著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植被覆蓋率、森林覆蓋率、林木蓄積量居全省第一,漢江、嘉陵江流經市域,是生態觀光、養生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同時,漢中又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兩漢三國文化底蘊厚重,秦蜀古道遺產群為其重要人文歷史資源,是三國文化旅游的目的地。a6r安康新聞網

    有“青山綠水漢文化”資源的漢中旅游具有自然和文化的雙重優勢,在未來全國旅游業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漢中境內秦蜀古道是連接中國南北絲綢之路的重要紐帶;(2)突出的自然品位資源,漢中北部為秦嶺,南部為巴山,生態優好,特別是秦嶺(漢中境內)擁有四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資源,為其打造自然旅游目的地奠定了良好的資源條件。a6r安康新聞網

    2、陜南商洛生態文化旅游資源概況a6r安康新聞網

    商洛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地理和氣候條件獨特,生態環境良好,生物和旅游資源豐富。目前,已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4個、省級森林公園5個、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1個、AAAA級旅游景區5個、AAA級旅游景區7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水利風景區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2個。a6r安康新聞網

    商洛還擁有2個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鎮安縣2009年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花鼓、漁鼓)之鄉”, 商南縣2011年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大鼓秧歌)之鄉”。a6r安康新聞網

    3、陜南安康生態文化旅游資源譜系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地處陜西省南端,素有“秦巴萬寶山”、“西安后花園”和“陜西小江南”的美譽。周邊與湖北、重慶、四川毗鄰,漢江橫貫其中,西康、陽安和襄渝三條鐵路在安康交匯,安康位于秦巴中心樞紐地帶,明顯地形成了旅游區位優勢。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是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精彩城市、中國十大節慶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中國十大宜居小城、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中國新聞傳播十強市、中國最佳生態養生養老城市。安康還擁有秦巴山區唯一的國家級高新開發區。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的漢江是南水北調的水源涵養地,承擔著“一江清水供京津”的使命和責任。境內有1家國家AAAAA級景區、8家國家AAAA級景區、11家國家AAA級景區,還有二三十個特色旅游名鎮和旅游示范村。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森林覆蓋率及覆蓋面積均居陜西省第一。安康空氣質量優良,有山有水沒霧霾。安康是中國最大的富硒區,紫陽富硒茶有3000多年歷史,位于中國十大富硒品牌榜榜首。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有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美田園的鳳堰古梯田。安康的 “摶土作人”人類始祖女媧的傳說,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遺保護名錄。 安康每年端午節舉辦的漢江龍舟節有近1600年龍舟競賽史,從康熙34年(1605年)開始。安康的安康漢劇二黃,融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于一體,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有羚牛、朱鹮、大熊貓、云豹、大鯢等珍稀動物,有個5億年歷史的古冰川及火山遺址的“南宮山”,有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瀛湖”,有國內保護最完好、洞內景觀最豐富、體量最大的溶洞群,被譽為西北第一洞的“燕翔洞”,有 “大巴山最后的秘境”飛渡峽,有個八仙修道時將天書化成為奇石的天書峽。安康還有神河源、正陽大草甸,是安康人騎馬馳騁的草原。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的漢水文化有著鮮明的個性和地域特征,表現為多元性和包容性,東西融匯,南北兼蓄,既有三秦文化、中原文化、甚至羌氐文化的影響,又有巴蜀文化和荊楚文化的基因,而對其影響最大的是荊楚和巴蜀文化,因為共生一山系,共處一水脈。秦統一天下后,安康長期屬秦,秦文化對安康的影響深遠,以后的文化頗具秦漢唐風格。a6r安康新聞網

    02 陜南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特點、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a6r安康新聞網

    (一)陜南三地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特點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強化全域全景和融合發展理念,積極構建全市旅游業的全域發展格局,瞄準大健康產業,推動醫療、養老文化、與富硒食品等產業融合發展,以生態為本底、親水為吸引、健康為內涵、民宿為特色、美食為引爆,把旅游業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實現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目標。a6r安康新聞網

    商洛充分發揮生態、區位、交通、文化等諸多優勢,以與陜旅集團簽訂《商洛全域旅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契機,在旅游產品開發、基礎設施提升、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積極開展合作,傾力將商洛打造成全省旅游產業發展新高地。a6r安康新聞網

    漢中以“魅力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為品牌,以建設“生態理想之城”為目標,以歷史文化遺產與城市改造升級、文化旅游與生態文明協同發展的理念為指導, 加大兩漢三國文化旅游項目開發,把漢中打造成為中國西部地區著名的生態休閑與文化旅游目的地。a6r安康新聞網

    (二)陜南三地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a6r安康新聞網

    1、安康“十二五”期間全市旅游產業發展情況a6r安康新聞網

     “十二五”期間,安康旅游產業發展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取得引人矚目的成就:a6r安康新聞網

    接待規模a6r安康新聞網

    到“十二五”末,全市年接待游客達到2851.3萬人次,年均遞增18.5%;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44.9億元,年均遞增23.7%;旅游總收入相當于全市GDP的16.4%。a6r安康新聞網

    目的地建設a6r安康新聞網

    全市旅游景區達到46家;新增4A級景區6家,總量達到8家;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建成省級文化旅游名鎮(街區)4個,省級特色旅游名鎮10個;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0個,其中3個被授予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稱號。a6r安康新聞網

    旅游產業要素a6r安康新聞網

    全市新增賓館飯店550余家,總數達到1100余家,星級飯店29家,床位總數52000張;設立旅行社21家,旅行社分社9家;發展農家樂1800余戶;開發了特色旅游美食和系列旅游商品;直接旅游從業人員達到4.2萬人。a6r安康新聞網

    鄉村旅游a6r安康新聞網

    全面推動87個國家旅游扶貧村、40個重點旅游村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積極引導休閑觀光農業、旅游經營示范戶、農特旅游商品、鄉村美食旅游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a6r安康新聞網

    (數據來源:安康市旅游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a6r安康新聞網

    2、漢中十二五”期間全市旅游產業發展情況a6r安康新聞網

     “十二五”期間,漢中累計接待游客1.12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33億元。a6r安康新聞網

    接待規模增速 a6r安康新聞網

    “十二五”期間,接待游客、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速分別達21%、28%。a6r安康新聞網

    五大核心品牌產品a6r安康新聞網

    漢文化、三國文化、秦嶺四寶、青木川古鎮、黎坪生態山水。a6r安康新聞網

    一條精品旅游線路a6r安康新聞網

    “西安-漢中-九寨溝”國際休閑精品旅游線。a6r安康新聞網

    十大重點項目a6r安康新聞網

    黎坪國家森林公園a6r安康新聞網

    漢文化旅游項目a6r安康新聞網

    定軍山(溫泉)度假旅游項目a6r安康新聞網

    四大國寶華陽生態旅游項目a6r安康新聞網

    青木川古鎮旅游項目a6r安康新聞網

    “四園”鄉村休閑旅游項目a6r安康新聞網

    天漢水城旅游區a6r安康新聞網

    張良廟-紫柏山旅游項目a6r安康新聞網

    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a6r安康新聞網

    南沙湖風景名勝區a6r安康新聞網

    兩大產業帶a6r安康新聞網

    漢江文化產業帶a6r安康新聞網

    嘉陵江文化產業帶a6r安康新聞網

     a6r安康新聞網

    (數據來源:漢中“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a6r安康新聞網

     a6r安康新聞網

    3、商洛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a6r安康新聞網

    商洛緊緊依托生態旅游資源,加快推動生態旅游文化相互融合發展,不斷做強“秦嶺最美是商洛”旅游文化特色品牌,精心打造了金絲峽、牛背梁、天竺山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區,建成一批景區(對外開放景區43個)、打造一個節慶(中國秦嶺生態旅游節)、塑造一個品牌(秦嶺最美是商洛)、唱響一首歌曲(秦嶺里最美的地方是商洛),產業效益迅速提升,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336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74.87億元,同比增長14.08%,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6.3%,旅游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達到了10.6%。a6r安康新聞網

    商洛市緊緊圍繞“文化強市”目標,不斷做強文化特色品牌,搶抓機遇,多措并舉,使文化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商洛花鼓、洛南靜板書、商洛道情和倉頡傳說等4個項目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商洛民歌、鎮安花鼓、柞水漁鼓等28個項目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占地260多畝,總投資15億元的“商洛印象”文化旅游產業項目成為陜西省頂級文化休閑度假地、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范基地、商洛市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基地。投資4.5億元、建筑面積7.9萬平方米的商洛文化藝術中心擁有1200個座位、按照國家A類標準建造的“商洛大劇院”項目已投入營運,并承擔了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的演出任務。隨著一批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相繼實施和建成,將對商洛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a6r安康新聞網

    此外,通過舉辦群眾藝術節、生態旅游節、核桃節、茶葉節、文化產業博覽會和四國男籃、女籃挑戰賽、中國環秦嶺自行車賽、全國競走大賽等國際國內大型文化體育活動和賽事,形成“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的強大聚集效應,助推了商洛經濟社會持續全面快速發展。a6r安康新聞網

    (三)陜南三地市生態文化旅游發展主要問題a6r安康新聞網

    1、旅游產業基礎薄弱、發展后勁不足,產業支柱作用尚待培育a6r安康新聞網

    無論是漢中還是安康、商洛,旅游業實現成為轉型升級、富民強市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目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從地市經濟基礎看,根據省統計局最新數據,2017年上半年,安康、商洛、漢中GDP增速雖分別排名全省第一、第三、第四,但經濟總量、人均GDP、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仍處于靠后位置。三地市旅游接待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增長緩慢,占GDP比重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安康為例,2016年旅游綜合收入占GDP比重不到20%,全市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和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不及全省的5%,經濟總量比漢中市還相差306億元,整體發展不足。a6r安康新聞網

    2、管理體制不順,運行機制不暢,一定程度制約了旅游產業發展a6r安康新聞網

    體制、機制阻礙,在生態旅游業發展中仍然存在,致使一些地方的旅游開發缺乏統籌推進的能力。旅游資源歸屬各個部門,地方旅游管理部門無實權,無法統籌規劃,在產業融合、部門聯動工作中存在諸多困難,缺乏統一有效的集中管控以及行動力。陜南三地市都提出了全域旅游的發展戰略,但在體制機制上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沒有形成旅游業全域發展全域推進的工作合力。由于沒有建立旅游發展委員會統籌協調涉旅相關部門的管理體制,制約了旅游產業由單一部門向部門綜合聯動的職能轉變,致使旅游管理部門在旅游業發展中無法統籌旅游資源,與各地、各部門的協作協調難度很大。二是沒有建立“黨政主導、市場運作、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旅游產業發展工作機制,在旅游業發展中的安排部署、規劃指導、項目捆綁、資源整合、檢查考核的職能作用發揮不充分。三是沒有科學合理設置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生態經濟體制機制建立不完善,在產業實踐中存在錯誤的發展導向和不正確的政績觀,導致一些地方沒有根據自身的功能定位、資源稟賦確定最優的發展路徑,在旅游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區域旅游協調發展等方面背離了和諧發展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a6r安康新聞網

    3、旅游精品缺乏,產品結構單一,旅游核心競爭力不強a6r安康新聞網

     a6r安康新聞網

    近年來,陜南三地市生態旅游發展步伐加快,成為各地矚目的熱點,但旅游發展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缺乏旅游精品,品牌效應不明顯,產品結構單一,多以游覽觀光為主,旅游體驗欠佳。西漢高速、西康高速通車后,帶來了漢中和安康的旅游熱潮,節假日曾經一房難求。然而無論是安康漢江軸線上的瀛湖觀光區和龍頭旅游景區南宮山,還是漢中兩漢三國文化及南沙湖等自然景區,以及商洛的金絲峽旅游區、丹江漂流等都存在旅游資源同質化,沒有差異性,文化內涵不夠,景區配套不完善,旅游線路分散,缺乏吸引力等諸多問題。以安康瀛湖為例,這么好的一個資源優勢,目前大品牌效應仍未顯現。作為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有西北“千島湖”美譽,可是在全國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現代旅游業早已告別單純賣山賣水賣樓臺亭閣的歲月,走進了“概念化”行銷和體驗消費的年代,而陜南三地市的景區還幾十年如一日在“賣山賣水賣門票”, 而游客最不滿意的是游樂設施配套、購物條件和服務沒有做好。a6r安康新聞網

    03 秦巴漢水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定位a6r安康新聞網

    (一)堅持生態保護第一、適度開發發展理念,實施陜南綠色循環發展戰略a6r安康新聞網

    近年來,陜南三地市依托秦巴漢水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稟賦,統籌謀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價值,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遵循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優先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著力推進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構建協同共生的發展模式。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按照“政府主導、整合資源、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則,圍繞建設“秦巴明珠”生態旅游城市目標,以“秦巴風情、漢水神韻、金州美食、綠色安康”為主題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產業發展體系;漢中以全域旅游引領區域經濟發展,在生態旅游產業發展中創新領導體制、融資方式、項目機制、營銷模式,建設國際知名自然旅游目的地;商洛依托生態旅游資源優勢,做足生態旅游文化融合發展大文章,做強“秦嶺最美是商洛”特色品牌,打造成全省旅游產業發展新高地。a6r安康新聞網

    (二)陜南三地市戰略定位a6r安康新聞網

     1、市場定位a6r安康新聞網

    漢中:以生態養生旅游、山地運動、遺產旅游為主打,重點開發“西安-漢中-九寨溝”國際休閑精品旅游線,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充分開發陜南基礎市場,鞏固擴張“關——天”主體市場,強力拓耕川渝鄂新興市場,重點深挖大西北潛力市場,培育開拓南水北調沿線城市專題市場,使客源市場不斷從省內向省外拓展,特別是向東、向南拓展,構建多元目標市場結構。a6r安康新聞網

    商洛:以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度假區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為目標,通過發展品質旅游、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活力旅游、品牌旅游等“五大旅游”, 持續提升“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厚實度和影響力。a6r安康新聞網

    2、形象定位: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秦巴明珠,生態安康。a6r安康新聞網

    ●商洛:秦風楚韻,商山洛水。a6r安康新聞網

    ●漢中:兩漢三國,真美漢中。a6r安康新聞網

    3、產業定位a6r安康新聞網

    漢中:以全域旅游引領區域經濟發展,把生態旅游業培育為支柱產業。a6r安康新聞網

    安康:以康養為目標,形成旅游產業的全域發展格局,建成西部一流全國知名的休閑度假勝地和旅游目的地。a6r安康新聞網

     a6r安康新聞網

    商洛:充分發揮自身生態方面優勢,促進生態文化旅游產業有序發展,著力培育旅游市場核心競爭力,做精生態旅游,著力打造西安后花園,建設陜西省生態休閑旅游強市,建成西安經濟圈內最具吸引力的生態休閑目的地。a6r安康新聞網

    04 秦巴漢水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模式構建a6r安康新聞網

    在保護秦巴漢水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生態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優化提升,采取協同共生的發展模式,把陜南建設為“秦巴明珠”生態旅游城市,讓城鄉因環境而美,讓群眾因生態而富。a6r安康新聞網

    (1)堅持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化發展方向,實施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戰略,真正實現陜南經濟、社會、自然系統的協同進化和持續發展。a6r安康新聞網

    (2)制定好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積極探索生態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以大旅游推動大融合,以大融合推動大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大生態文化旅游產業。a6r安康新聞網

    (3)實施全域旅游戰略,實現旅游產品全域統籌、線路全域整合、品牌全域營銷、環境全域優化。a6r安康新聞網

    (4)建設漢江綠色生態文化旅游長廊,規劃構建南水北調陜南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帶。a6r安康新聞網

    (5)實施旅游+現代農業、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特色小鎮、古縣城街區、美麗鄉村等特色資源,積極打造文化旅游高端精品工程,挖掘歷史文化,弘揚特色文化,培育現代文化,實現融合發展。a6r安康新聞網

    ●推動秦巴漢水生態旅游產業與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a6r安康新聞網

    ●生態旅游產業與信息產業融合,打造智慧旅游;a6r安康新聞網

    ●生態旅游產業與現代農業融合,打造觀光創意農業;a6r安康新聞網

    ●生態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打造特色小鎮、美麗鄉村;a6r安康新聞網

    ●推動生態旅游產業與健康養老產業融合,構建以健康醫療、生態健康養老、康養旅游、特色健康食品等為支撐的健康產業體系。a6r安康新聞網

    最后,每年舉辦一次秦巴漢水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戰略、路徑、品牌論壇,實現研究成果轉化,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區和秦巴集中連片區相關省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搭建多方聯動平臺,加強不同領域的項目合作,推進旅游文化企業孵化服務,加快理論創新和成果轉化運用,使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真正成為陜南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a6r安康新聞網

    (責編:張世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一级黄色毛片| 老司机深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内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图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免费黄色欧美视频| 美女被吸屁股免费网站| 国产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 再灬再灬再灬深一点舒服| 色伊人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剧情在线视频| 黑白禁区高清免费观看全集电视剧|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碰天天弄| 一级特黄录像播放| 成年入口无限观看免费完整大片|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站街|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精品|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网站|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噜噜噜噜天天狠狠|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a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 小sao货赵欢欢的大学生活txt|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两个人一上一下剧烈运动|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两个人www免费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