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旬陽仁河口鎮的水泉坪感動于我的,不僅僅是其稻香、秋色、田野、土菜和泉流,更在于其人文和淳樸民風。大媽見我們來端來炒熟的野板栗,我們要走,追著上來,塞進我們的口袋,溫暖滿滿,媽媽的味道。
西安攝友見村民在菜園子里摘菜,趕上去拍攝,村民摘了幾把新鮮蔬菜讓攝友帶回去,攝友要給錢,老鄉生氣道,自家產的,不值幾個錢,帶回去嘗個鮮。
村里一大爺見城里畫家畫得好,津津有味地旁觀,畫好后,邀請畫家來家里吃飯,問他為何請畫家吃飯,大爺說,就覺得畫得好,城里人看了會來我們村旅游呀。
仁河鎮李向陽書記言必談旅游,堪稱最佳鄉村旅游導游,他說:“發展旅游是仁河口脫貧攻堅的最佳選擇;我們在三年前已確定全域旅游的理念;目前主要是保護生態、發掘旅游資源、改善基礎設施;最大的努力是教化民風,讓傳統文化在社會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水泉坪必須成為桃花源記中描述的和諧社會;西安八百萬市民需要仁河口這樣的休閑度假區。”他為了保護傳統民居,居然和村民較勁,爭得臉紅脖子粗,是一位為了發展鄉村旅游的“拼命三郎”。
這些不算啥,厲害的是,他還是個業余畫家,他把水泉坪的一年四季的狀貌用畫筆畫下來,發給朋友們。
比如前幾天,他畫的是柿子,柿子樹上有鳥,告訴朋友們,水泉坪秋色已濃,快來欣賞吧。
賞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曰: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一直懷疑世上真有桃花源?
今日,由安康市區出發,上西康高速,譚壩出口下來,過茨溝,經王莽山,幾經折騰,始到水泉坪。
果然,如《桃花源記》所記述。
秦嶺深處,大山腹地,山水之間,活靈活現。
自駕線路:
西安——西康高速——小河出口——行車四十分鐘——水泉坪
安康——西康高速——譚壩出口下——茨溝——王莽——水泉坪
▉ 秦巴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