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iyigw"><tbody id="iyigw"></tbody></kbd>
    <ul id="iyigw"></ul>
  • <ul id="iyigw"></ul><th id="iyigw"><menu id="iyigw"></menu></th>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文旅 > 散文詩歌
    青山樹碑憶紅軍
    2018-08-01  來源:陜西日報

    吳昌勇 eD9安康新聞網

    陜南旬陽縣城東北部有座九龍山,從空中俯瞰,群山披翠,狀若九條巨龍俯臥綿延,故得其名。山上草木蔥蘢,晨起時分,升騰起薄紗似的云霧,于乳白和黛綠之間,浮起一輪紅日。山下屋舍儼然,溪流豐腴,在終年奔流的紅軍河旁有個紅軍鎮,鎮子不大,人口一萬多,地形多呈溝岔。 eD9安康新聞網

    檢索全國鄉鎮,以紅軍命名者,僅此一例。究其緣由,要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1932年12月初,賀龍率領的紅三軍北上途經旬陽,浩浩蕩蕩的行軍隊伍,不光在這方山水留下或深或淺的紅色足跡,也在百姓心中播下革命的火種。望著漸行漸遠的紅軍,老鄉眼里噙滿不舍的淚水。因為在短暫的接觸中,他們真切感受到這支隊伍和他們高舉的旗幟一個顏色,跋山涉水,為窮苦百姓遠征。 eD9安康新聞網

    1934年12月初,紅二十五軍3000余人在程子華、徐海東的率領下到達陜南,創建鄂豫陜蘇區,并于12月底組建了鄂陜游擊師。1935年10月,鄂陜游擊師改編為紅二十五軍第74師。紅74師成立后,主要活動在旬陽縣東北部的潘家河一帶。 eD9安康新聞網

    伴著山野間“紅軍又回來了”的聲聲歡呼,在此后兩年時間里,紅二十五軍74師官兵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所到之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主動組織紅軍干部教根據地的青壯年男女識字明理學文化,像家人一樣噓寒問暖,和睦相處。“共產黨為窮人,打富濟貧是紅軍”“打倒土豪劣紳,窮人好翻身”“沒飯吃的窮人快來趕上紅軍”……一條條鮮紅的革命標語刷寫在大山深處,窮苦老鄉心里如坐春風,也找到了久違的那份踏實感。 eD9安康新聞網

    紅軍除了堅持保衛根據地和紅色政權的武裝斗爭外,還幫助山區群眾發展生產,開展“抗捐、抗債、抗糧、抗夫、抗丁”活動,打土豪分田地,啟發農民覺悟,動員他們參軍。紅軍帽檐下面那一張張兄弟般的面孔,也讓鄉親們頭一回挺直腰桿,看到一片不一樣的天空。“春雷一聲震天響,山里來了共產黨;紅軍為咱打天下,勞苦大眾得解放。”如今,山里上了年歲的老人依然能哼出幾句當年廣為流傳的紅色歌謠。 eD9安康新聞網

    其時,紅74師五路游擊師100多人在旬陽潘家河(今紅軍鎮一帶)創建根據地,隊伍中有一位名叫高中寬的紅軍,是紅二十五軍特務隊指導員。出身中醫世家的他,經常深入群眾訪貧問苦,并取山上的草藥治病救人。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他不光治好了老鄉頭疼腦熱的小毛病,而且深入淺出地宣傳革命真理,教育開導青年。日子久了,百姓親切地稱他“高醫官”。 eD9安康新聞網

    1935年10月18日,為掩護陜南特委紅74師轉移,高中寬帶領14名戰士與敵軍400余人展開激戰,連續打退敵人10多次瘋狂進攻,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主力后撤的任務。但終因敵眾我寡,高中寬指導員不幸犧牲。待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前來營救他時,高中寬用最后一絲力氣伏在老鄉耳畔輕聲叮囑,不要將他葬在莊稼地里,怕誤了百姓種田打糧。 eD9安康新聞網

    老鄉們聽從高指導員的臨終叮嚀,含淚將他安葬在九龍山下的碾子溝旁。隨后,當地群眾自發為“高醫官”修建墳墓,并在墓前立碑刻題“紅軍烈士之墓”。附近老鄉難解思念之情,時常來墳前為烈士進香燒紙,如親人一般祭奠。山里很多老人囑咐后人,逢年過節要去祭奠為保護一方安寧,以命相舍的紅軍。 eD9安康新聞網

    新中國成立后,為永久紀念救百姓于水深火熱的紅軍烈士,也為告誡后輩不忘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當地政府對墓地重新修葺,并按照行政區劃,將烈士墓所在的碾子溝改名為紅軍溝,安家村改名為紅軍村,豐積鄉改名為紅軍鄉。1958年,又將烈士墓所在的生產大隊改名為紅軍大隊,將紅軍鄉改名為紅軍人民公社,1984年又改稱紅軍鄉。1996年,原潘家河上游的圣駕鄉、竹筒鄉被并入紅軍鄉。本世紀初,撤鄉建鎮,遂更名為紅軍鎮,流過紅軍鎮的所有河流均改名紅軍河。一個被紅色記憶包裹的小鎮,就這樣滿山紅遍,也成為流淌在當地人民血脈里的一份信仰,生生不息。eD9安康新聞網

    2007年年底,旬陽縣政府決定斥資千萬元建設紅軍紀念館。得知這一消息,山區群眾紛紛自發募捐,從幾十元、幾千元到數十萬元,山里百姓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為紅軍紀念碑和紅軍墓添磚加瓦。四年之后,紅軍紀念館建成并對外正式開放,同年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國家AAA級紅色旅游景區。 eD9安康新聞網

    如今,九龍山下,依山勢建成一個占地300余畝的紅軍紀念館,并劃定方圓一萬畝的生態保護區。他們用青山樹碑,讓烈士的忠骨丹心永垂不朽。紀念館內,高25米的紅軍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巍巍九龍山下。鑲嵌在紀念碑碑身的1949塊石材,暗含烈士以血肉之軀托起新生的共和國,紀念碑基座四面各有一幅九龍騰飛圖,藝術再現了九龍山下軍民親如一家的感人場景。圍在紀念碑四周的浮雕群,如一頁頁歷史的活教材,記載著當年紅軍長征之偉大精神和紅二十五軍在陜南這片土地上留下的紅色足跡。 eD9安康新聞網

    英靈遠去,艱苦奮斗的紅軍精神永不褪色,這個大山深處的紅色小鎮也就成了紅軍的故鄉。80多年來,年年除夕夜,當地群眾吃完團圓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烈士墓前,祭奠烈士,鞭炮從除夕日暮一直響到新年早晨。鎮上將小學和幼兒園建在紅軍紀念館不遠處,孩子們在入學的第一課就知道,墓碑紀念著一段何等壯烈的歷史,紀念碑后的那座紅軍墓又長眠著因何犧牲的英魂忠骨。附近百姓修建房屋,必將一木雕的紅五星鑲嵌進窗欞,視作傳世的寶貝和歲月的見證。每逢清明,社會各界來紅軍紀念館祭奠紅軍之后,提鋤挖坑于紅軍墓旁,栽種一棵紅軍樹,并在樹下鐫刻著紅五星的石頭上和樹木一道留名。如今,這片紅軍林蔥蘢茂盛,成為一塊綠色的“方帕”,緊握在大山手中。 eD9安康新聞網

    來此參觀者當中,不乏紅軍的后代,來這兒,就是想望一眼當初父輩浴血奮戰過的山嶺溝岔。也有耄耋之年身著紅軍服的老紅軍,顫巍巍地立正在紅軍紀念碑前,伴著自雙頰滑落的熱淚,舉起已不靈便的右手,莊嚴地再行一次軍禮。eD9安康新聞網

    (責編:李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播放线|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十七岁日本高清电影免费完整版|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果冻传媒李琼母亲|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玉蒲团之偷情宝典| 动漫痴汉电车1~6集在线| 色多多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丁香花高清在线观看完整版| 打开双腿让老乞丐玩|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乱码一乱码二乱码三新区| 欧美xx性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免费观看成年人网站|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又黄又爽一线毛片免费观看|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你懂的|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国产福利|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57pao一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国产色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