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視頻 | 脫貧之路——安康市交通扶貧紀實
安康位于陜西東南部,屬國家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川陜革命老區。貧困體量大、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返貧風險大是安康的基本市情。全市確認貧困村979個、建檔立卡在冊貧困戶18.04萬戶51.35萬人,貧困人口數量居全省第一;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中安康市占4個,482個深度貧困村中安康市占168個。
安康的貧困,交通是首因。歷史上由于缺少公路和交通不暢,山區群眾飽嘗出行難、行路難之苦。對“路”的無比渴望,成為廣大群眾破解“四塞”的最大動力。近年來,安康市立足市情民情,將交通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先手棋,堅決把交通建設作為改善民生、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程,不斷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夯實脫貧攻堅根基,通過筑起千萬條群眾致富之路、小康之路、幸福之路,實現了安康交通跨越式發展,有效盤活了安康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充分釋放出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不斷激發出全市經濟發展的活力,讓全市步入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奔小康,道路先通暢。
“十三五”以來,為打贏交通脫貧攻堅戰,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交通扶貧投入不斷加大,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市縣交通運輸部門編制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為全市4個深度貧困縣和168個深度貧困村交通脫貧攻堅奠定了基礎,明確了以建設“智慧高速路、美麗干線路、小康農村路”為中心,暢通貧困縣區對外高速大通道,加快貧困農村公路建設和提等升級,優化公路網絡,積極推進貧困地區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搬遷安置路規劃建設,聚力大交通,孕育致富新希望。
“十三五”以來,安康市通過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積極爭取各級資金支持,圍繞把安康建設成為連接建立關天、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圈的區域交通樞紐目標,全市交通扶貧進入了有計劃、大規模、廣覆蓋的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群眾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歷史,實現“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
“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地一人因交通而掉隊”。
2017年以來,安康機場、安康港、西康高鐵、平鎮和安嵐高速等建設進展良好,石泉至寧陜高速即將開工建設,全市14個528公里通縣二級公路升等改建項目穩步推進。新改建7個二級客貨運站,江南公交總站加快建設。截止目前,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2.3萬公里,居全省第二;全市高速路通車里程達到577公里,覆蓋7縣1區,而隨著12月6日西成高鐵開通,安康市寧陜縣一舉邁入高鐵時代,全市脫貧攻堅的大交通路網正在形成,對外開放開發的主通道加緊貫通。
2017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76.24億元,占市下達任務的190%。其中:高速公路完成40.6億元,國省干線完成14.4億元;農村公路完成20.44億元;運輸站場完成8895萬元,全面完成了年度脫貧攻堅任務,極大地改善了安康交通基礎條件,為全市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支撐。
2017年以來,全市對2017年擬脫貧307個建制村和長期居住400人以上的集中居住點、旅游景區(景點)通公路情況組織了全面調查,以此制定了全市“交通脫貧攻堅項目圖冊”,實行“掛圖作戰”逐一銷號。市、縣交通部門以2017年307個貧困村為重點,下達項目645個,總里程2007公里,目前完成路基1949公里、路面1820公里,橋梁497延米;省定122個退出貧困村下達項目178個,總里程537.88公里、橋梁15座180延米,總投資2.24億元,目前所有項目已經全面建成通車,省市確定的交通脫貧攻堅年度任務全面完成。
與此同時,以建設“四好農村路”為目標,市縣“兩個納入”全面落實到位,確保了全市干線公路優良路率達95%以上,農村公路經常性養護率達100%,全市安全出行環境不斷改善。
安康交通如火如荼快速發展,使得交通扶貧支撐特色產業發展的功能更加突出。隨著交通線路、交通客流物流站點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安康“交通+生態旅游”“交通+特色產業”“交通+電商快遞”交通脫貧發展之路正一步步從藍圖變為現實;隨著一條條特色致富路的建成,連接起便捷的城鄉交通網絡,為安康城鄉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安康的“綠水青山”正一步步變成“金山銀山”。
穿越繁華都市,縱橫田野阡陌。一座座新穎奇特的現代橋梁,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道路,正在重塑秦巴腹地安康的新形象,拓展安康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交通大發展所蘊含的能量,正在為秦巴明珠安康的經濟騰飛、脫貧攻堅源源不竭地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