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難題抓管護
“兩年后,我家的收入就會有大的改觀。”正在地里忙活的五里鎮鯉魚山村村民羅茂強這幾天臉上寫滿了喜悅和自信,他的喜悅和自信源于身后的一片核桃園。
羅茂強一家4口人,這幾年在鎮上的動員指導下,累計發展核桃園15畝。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他家的核桃長勢喜人。
近年來,五里鎮把實現經濟林果園的科學管護作為發展產導產業的關鍵來抓,重點破解管護中缺資金、缺勞力、缺技術、缺經驗的“四缺”問題。
管護經費錢從哪里來?圍繞這一問題,鎮領導先后主持召開三次專題會議。最終一套以實施重點以村為單位,通過四議兩公開方式,按照村民一事一議辦法,商定每畝管護經費標準,從農戶的國家惠農補貼中拿出一部分專項用于林果管護辦法出爐。而對于一部分特別困難的家庭,該鎮在總結過去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摸索出了一套可實現林農雙贏的林果管護新辦法:即由村林果管護隊與農戶簽訂管護合同,負責農戶林果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日常工作,見效后,農戶再從收益中返還管護費用。
針對有些地方勞力比資金還缺的現狀,該鎮在每個村從在家的勞力中組建一支常年管護隊伍,專門開展全村的林果園專業管護。同時以這支農民專業管護隊伍為重點,組織開展管護專門培訓,印制 《核桃樹栽植技術要求》1萬余冊,讓管護隊的每個隊員都成為專業技術員。
為確保幼樹生長期內農民收入不減少,該鎮按照 “栽植核桃奔小康,林下經濟做補充”的工作思路,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目前,全鎮已發展林下養雞2萬余只,林藥間作1000畝,林糧間作8000余畝,林下經濟的有效補充堅定了農民發展干果經濟林的信心。與此同時,落戶五里工業園區的正森飲品公司已投產達效,將徹底解種植農戶的后顧之憂。該鎮副鎮長賴家尚對記者說:“核桃樹的壽命有200余年,盛產期的核桃樹一株可產50多公斤,一畝栽22株,一株按1000元收入計算,那么畝均收入可達到2萬余元,到那時就可以輕松地實現農民收入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