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濤
不沿邊,不鄰海。地處秦巴腹地的安康如何通江達海,“買賣”全球?恒口示范區的答案是:充分發揮安康上港無水港開放平臺優勢,以通道帶物流,以物流促經貿,積極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
“俄羅斯的巧克力、韓國的護膚品、法國的紅酒……”1月16日,安康市“購進口好物·迎新春佳節”暨首屆進口商品年貨節活動在恒口示范區安康保稅物流中心舉行。市民張東的購物袋里裝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1月16日,市民在安康無水港進出口商品展銷中心選購商品。 記者 魏濤 攝
“本次年貨節,為期5天,采用‘線上+線下’的展銷模式,以‘新商品、新體驗、新生活’三大全新理念,在進口商品展區,匯集了俄羅斯面包、酒水,日韓箱包、化妝品,泰國、越南的特色零食等21個國家168種進口商品。”安康無水港進出口商品展銷中心負責人熊濤說,現在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輕松實現“買全球”。
如果把對外開放比作一把尺子,安康上港無水港無疑是一個有趣的刻度:從無到有,再到交流互通帶來了新產品、新產業、新市場。
時針撥回到2020年12月8日,中歐班列“安西歐”專列從安康東站成功首發,為安康上港無水港打造區域綜合物流樞紐,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發展新格局奠定堅實基礎。次年9月29日,牽手武漢港在安康設立武漢港安康空箱調運中心,將海運集裝箱從碼頭前置到安康鐵路貨場,大幅縮短空箱調運時間,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2023年3月24日,“西部陸海新通道”安康鐵海聯運班列正式開通,該班列是安康開行的首趟南向國際貨運班列,是繼開通東向的海鐵聯運通道、西向的中歐班列通道和南向“公鐵水海”通道后,新增的一條南向多式聯運通道,填補了陜南地區與東盟方向跨境班列空白。同年7月28日,“陜——鄂——滬”國際物流新通道首發,進一步深化陜、鄂、滬物流貿易往來。
2024年6月6日,安康上港無水港啟動暨中歐班列商用車出口專列首發,這標志著安康“無水港”多式聯運平臺經由滿洲里口岸的北向大通道正式貫通。4個月后,安康市首個“公用型保稅倉庫”在恒口示范區正式啟用。
“我們2020年招引落地了上港集團,共同搭建聯通世界的‘無水港’多式聯運平臺。經過4年多的發展,現在成功開辟了東向‘公鐵水海’多式聯運,西至安西歐班列,南向西部陸海通道,以及北向至俄羅斯的四大物流通道。通過該平臺已累計發運超18000標準箱,貨物價值超20億元。”恒口示范區商務工信科技局副局長吳雙說。
無水港,雖無水域之名,卻有著通江達海的磅礴力量。隨著物流通道的打通,以安康為中心的秦巴地區生產的汽車配件、農副產品、毛絨玩具、服裝鞋襪、石材板巖等物資,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時間走向世界各地。
據海關統計,2024年1至11月,全市進出口總額21.70億元,增長23.6%。其中,出口21.55億元,增長23.0%;進口0.15億元,增長2.8倍。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暢通道、建樞紐、融產業三個方面重點發力,立足保稅區功能定位,重點招引跨境電商、國際貿易、國際分撥類的企業入駐,促進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吳雙說,希望安康保稅物流中心早日封關運營,為打造秦巴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