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鈺
春意盎然,農事正忙。3月的石泉縣云霧山鎮官田村,成片的魔芋田里人頭攢動,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采收魔芋種芋,分揀、裝筐、搬運……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近年來,官田村充分發揮村集體“領頭雁”作用,通過“訂單收購+務工帶動”雙輪驅動模式,帶動全村80余戶發展魔芋產業3800畝,年收入達60萬元。
“以前自己種魔芋怕賣不掉,現在村集體統一銷售,價格還比市場高,在家門口就能賣了。”村民孫萬明一邊搬運種芋一邊笑著說。官田村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紐帶,采取“保底價收購+市場浮動”模式,隨著今年的魔芋行情走高,種芋更是供不應求,恒口等地客商早早就和村集體簽訂4萬斤種芋訂單,覆蓋全村農戶種植的魔芋,徹底解決銷售難題,實現了“訂單到戶、應收盡收”。
在魔芋采收現場,村民黃傳榮動作麻利地分揀種芋:“村集體組織我們到基地干活,一天能掙130元,既顧家又賺錢。”為拓寬村民增收渠道,村集體充分利用本村不能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參與種芋采挖、分揀、運輸等工作,日均用工量超20人。
“我們既要讓農戶自己種的魔芋賣得好,還要讓他們在村集體合作社務工有收入。通過‘訂單收購+務工帶動’雙輪驅動模式,村民可實現‘土地流轉收租金、基地務工賺薪金、訂單種植得現金’的三重收益。”官田村黨支部書記表示,將立足于3800畝魔芋種植規模優勢,繼續盤活林下閑置資源,高標準擴種林下魔芋400畝,打造“坡上有樹、林下有芋”的立體種植示范區,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增值雙贏,讓“小魔芋”持續釋放“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