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璩勇 來慶琳 唐波
春節期間,安康中心城區處處張燈結彩,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正月初十上午11點,在城區金州南路“石泉食美”小碗菜安康旗艦店,只見店內早已座無虛席,人潮涌動,熱鬧非凡。
這是陜西深鯊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石泉食美”小碗菜“百城千店”計劃的第一家門店。自2023年1月4日“石泉食美”小碗菜安康旗艦店正式開業以來,“石泉食美”小碗菜已在西安、上海、成都、武漢等地布點簽約超50家門店,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烹好小碗菜,發揮小碗菜連一帶二接三的帶動作用。近年來,石泉縣充分發揮生態、富硒、綠色資源稟賦,將富硒預制菜首位產業作為發展特色經濟、聯農帶農經濟、集體經濟、民營經濟的著力點和突破點,深挖“硒”資源,實現一產增產增效、二產賦能升級、三產創新提質,打開了小碗菜里的大市場,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價格親民店店成網紅品牌
“一份酸辣土豆絲1.8元、肉末蒸蛋2.5元、豆干炒肉5元,加上免費的米飯和湯,一頓午餐下來花費還不到10塊錢。”2024年12月17日中午,正在“石泉食美”小碗菜石泉縣經開區工廠店就餐的汪林一邊吃著飯,一邊向記者算起了賬。在他看來,“方便快捷、經濟實惠,味道也還不錯”,是小碗菜最大的特點。
“生意最火的西安市的一家店,每天都有四五萬元的進賬。剛開始還做了外賣,僅用了1天的時間,光是外賣就耗光了所有的食材,隨即我們這家店就不做外賣,優先確保店內的服務質量。”深鯊集團副總經理譚宇鳳介紹。
開在家門口的小碗菜,因為有園區內單位和企業的加持,相當于園區公共食堂,這里食客穩定、價格尤其親民。在安康城區的小碗菜,價格上浮了不少,但相比別的店鋪,分量小品種多,整體價格依然吸引市民紛紛前往。
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基本點,石泉小碗菜立足該縣生態、富硒、綠色優勢和產業基礎,聚力打造“石泉食美”小碗菜公共品牌。
“為保證小碗菜的品質,我們圍繞‘食材好、菜好吃’,持續加大研發力度,打造最具陜南特色的競爭力食譜、菜品和產品,努力塑造獨一無二的‘石泉食美’公共品牌IP。”譚宇鳳介紹。
通過打造小碗菜中央廚房,深鯊集團為小碗菜加工提供“中央廚房”式平臺基礎,同時引進配套產品研發、包裝標識等相關配套企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打通生產、加工、研發、銷售等難點、堵點環節,打造鏈條完整的“中央廚房”體系。
同時,推動小碗菜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設立富硒食品研發中心,建成4個富硒食品專家工作站,與中國農科院和中糧集團等30多所高校院所、大型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開發富硒產品361個,探索建立石泉特色的預制菜產業標準體系,提升預制菜產業科技水平及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石泉食美”區域公共品牌作用,推動富硒預制菜產業與文旅、電商等行業深度融合。
服務業帶動種植業“強筋壯骨”
2024年12月17日,走進石泉縣城關鎮黃荊壩社區千畝優質黃花菜種苗繁育基地,放眼望去,一壟一壟黃花菜之間還覆膜種上了土豆。
誰能想到曾經沒人愿意種的撂荒地,如今變成了致富田、希望田。
“配合富硒食品產業發展,我們通過村集體流轉村里無人耕種的撂荒地,以種植黃花菜為主,頭三年還搭配種植辣椒等經濟作物,在開展撂荒地整治的同時,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黃荊壩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松表示,富硒食品等企業年初就和村上簽訂訂單收購協議,收購價格也和市場價相當。
通過和富硒食品企業簽訂訂單,黃荊壩社區的黃花菜不愁銷路。站在千畝黃花菜種苗繁育基地的高坎上,李松看著滿山坡種了3年的黃花菜,眼里滿是希望。他說:“雖然村集體因為前期投入等原因還沒掙到錢,但是村民通過在園區務工和土地流轉等,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不僅僅是黃花菜產業,在石泉,紫皮長茄、小米辣椒、番茄、魔芋、羊肚菌等產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和我們合作的村集體種植紫皮長茄有1500多畝,每年年初我們按照8毛至1.2元的價格統一簽訂收購協議。”譚宇鳳介紹,“2024年光是收購紫皮長茄這一項,集團就花費了400多萬元。”
精準評估小碗菜企業原料需求,近年來石泉縣結合全縣農業特色產業布局,統籌建設黃花菜、魔芋等原材料保供基地,培育市場主體和現代農業園區,不斷健全專用化原料供應體系。
目前,該縣累計發展預制菜原材料供應專業村78個,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2家、新型經營主體680余家,建成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34個,發展了石泉黃花菜、草池灣大米、石泉黑豬、柏盛魔芋等一大批“小木耳式”產業,形成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原材料供應體系,有力促進集體經濟與聯農帶農經濟發展。
政府搭手幫“小舢板”成“大航母”
“感謝政府的好政策,培訓期間管吃住,完全免費,還能學手藝,培訓學校的老師還給介紹了對口的工作,我再也不用到處找活干了。”2024年10月,參加完石泉縣首期“石泉食美”小碗菜料理師培訓的學員鐘澤麗高興地說。
鐘澤麗口中的培訓,正是石泉縣為支持小碗菜持續健康長遠發展,由縣人社局主辦,聘請有資質的授課老師為即將奔赴小碗菜門店的一線服務人員進行的培訓講課,針對餐飲禮儀、專業素養等內容,進行全方位、專業化培訓指導。
靈活采取村企聯營、社會投資聯營和直營經營方式,“石泉食美”小碗菜企業組織吸納村集體合作社成員上崗培訓,變“社員”為“店員”,讓村民們搭上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的快車。
“10月份首期‘石泉食美’小碗菜料理師培訓為期12天,學員有30來人。”譚宇鳳說,“目前,我們在全國36家經營門店有員工400余人,其中石泉村集體合作社成員就有70多人,每人每月的工資在4000元以上。”
創新小碗菜發展模式,石泉縣依托“預制菜龍頭企業+專業基地+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千家萬戶”的組織體系,聯合預制菜龍頭企業深鯊集團投資3.5億元,創新開發“石泉食美”小碗菜中式快餐“百城千店”項目。
“小碗菜以其菜量適中、價格親民、品種豐富的特點,滿足了現代人追求快捷、多樣化的餐飲體驗。”譚宇鳳說,“集團運用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發展模式,為合作伙伴提供從選址裝修到經營的一站式服務,系統構建從田野到餐桌的預制菜全產業鏈,推動農業生產、規模預制、裝備制造、冷鏈物流、連鎖餐飲等業態協同發展,直接帶動就業2000多人。”
一盤盤小碗菜,承載著鄉村振興的大希望。從制作、加工再到門店銷售,完善的產業鏈條不僅保障了小碗菜的品質,還讓更多的村民能夠參與其中,拓寬增收渠道,實現產業就業“雙豐收”。
“我們將繼續圍繞‘百城千店’目標,做大做強‘石泉食美’小碗菜項目,持續做優基地、延長鏈條、做好產品、做靚品牌,努力將‘石泉食美’小碗菜做成省內知名連鎖餐飲品牌。”譚宇鳳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