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奉獻獎的背后——記安康市中醫醫院門診部主任郭梅 |
記者 彭玉革2025年,是郭梅在安康市中醫醫院門診部當主任的第10年,除了十年如一日,每天早7點半到崗工作,她還收獲了全院同事們“門神”“廳長”的昵稱。這與郭梅高頻次出現在門診大樓密切相關。2016年元月,郭梅從外科總護士長崗位轉到門診部,身份轉換間,她有著深刻的體會:“護士是距離......[更多詳細] |
|
周啟余:漢水河畔“領路人” |
在漢濱區大竹園鎮茶棧村,有這樣一位備受村民贊譽的“領路人”,漢濱區第十九屆人大代表、漢濱區周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啟余,他給人最深的印象是:質樸、干練、沉穩。“人大代表不僅僅是一個稱號,更肩負著人民重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自當選人大代表以來,周啟余主動學習相關......[更多詳細] |
|
侯小紅:醫者仁心擔使命 |
在秦巴山區的溝壑間,總能看到侯小紅奔走調研的身影。在基層衛生一線,時常響起她專業指導的聲音。在人大會議議政廳,總能聽到她情系民生的建言。作為漢濱區人大代表、漢濱區第三人民醫院院長,侯小紅以“雙崗”建功,在代表履職與醫療服務兩條戰線上交出了讓群眾滿意的答卷。“人民選我當代......[更多詳細] |
|
馬曉寧: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在莘莘學子與廣大教師的心中,馬曉寧是好老師、好校長。身為漢濱區江北高級中學校長的馬曉寧,同時是漢濱區第十九屆人大代表,不同的身份,共同的方向,那就是在教育領域建功立業。三十年前,馬曉寧毅然投身教育事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他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滿......[更多詳細] |
|
王龍剛:擔當作為的社區“好管家” |
“社區的事,看似很小,其實很大。”這是漢濱區雙堤社區黨委書記王龍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王龍剛不僅是社區書記,還是一名人大代表。雖然基層工作繁忙,但王龍剛給自己定了個“規矩”,再忙也要抽開身去群眾家中聊一聊、看一看,堅持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化解。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往......[更多詳細] |
|
朱峰:服務三農助發展 |
“作為一名區人大代表,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產業發展做出一份應有的貢獻。”在漢濱區大河鎮,提起大河鎮供銷社主任朱峰,群眾都贊不絕口,他始終將“為民代言,服務三農”作為自己的使命,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不平凡的光彩。春耕時節,農戶正搶抓農時,進行......[更多詳細] |
|
劉靜:代表與群眾心連心 |
“代表就是代表人民,只有與人民群眾心連心,才能把基層工作做好。”漢濱區人大代表、老城街道興安社區黨總支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劉靜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23年8月,興安小區迎來了重大的歷史性轉機,市、區兩級政府啟動了興安菜市場的綜合整治工作。劉靜心中暗喜:“這是改善興安小區環......[更多詳細] |
|
鄢業貴:用勤勞雙手撐起一片晴空 |
通訊員 邵歡 許鵬“只要我還能動,咬咬牙就過去了,盡量少給國家添麻煩。”嵐皋縣滔河鎮車坪村五組村民鄢業貴望著圍坐在一起吃早飯的家人們,滿臉幸福。這個生活在大巴山深處、身材袖珍的農村婦女,始終用樂觀與堅韌來面對生活的艱辛,用勤勞的雙手為三代人撐起了一片晴空。清晨5點,當第一縷......[更多詳細] |
|
羅學軍:十年萬張“理發卡” 方寸之間傳孝義 |
通訊員 賀珍珍 熊樂早上九點,漢陰縣澗池鎮樅嶺村的便民理發店內早已人頭攢動,熱鬧非凡。77歲的柳孝剛將手里攥著的一張印有“愛心理發卡”字樣的卡片,遞給了沈蘭運,并說:“今天幫我修短些,顯得利索。”隨著電動推子輕柔的嗡鳴聲,一縷縷碎發輕輕飄落,柳孝剛那布滿皺紋的眼角漸漸瞇成了......[更多詳細] |
|
周全兵:愿做一個護路“兵” |
記者 奕涵初春的清晨,略微潮濕的空氣中徘徊著些許寒意。346國道K1688+900處蔥郁的景觀帶里,一抹鮮艷的橘色讓這條路鮮活而又溫暖。漢濱公路段養護工周全兵手持綠籬機,弓腰凝神,手指拂過新芽測算修剪高度,刀鋒過處,參差的枝干瞬間變得齊整如尺。這位51歲的公路養護工,用33年時光在這條蜿......[更多詳細] |
|
劉恩艷:心有艷陽暖四方 |
記者 黨青楊 湯金梅清晨五點,城市還在沉睡,的姐劉恩艷已經發動了她的出租車。5年來,她不僅用方向盤丈量著城市的每一條街道,更用一顆良善之心溫暖著無數陌生人。2024年11月的一天中午,劉恩艷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后,習慣性地回頭檢查后排座位,突然發現后排遺落了一個黑色公文包。劉恩艷趕忙......[更多詳細] |
|
|
|
衛華濤: “四美民風”傳善舉 |
通訊員 馬建“我的腿疾好幾年了,持續的疼痛使我無法正常行走,綠燈變紅了,我努力地向路口挪動,但腿上卻傳來劇痛。幸虧有他的施救,不然后果不堪設想。”一名老人講述著驚心動魄的一刻。11月的一個下午,一位大爺正在十字路口中央艱難地推著自己的輪椅,而此刻交通信號燈由紅轉綠,滾滾車流......[更多詳細] |
|
|
新時代 新風采 | 新時代好少年:周云峰 |
周云峰,男,2010年9月生,紫陽縣向陽鎮中心學校八年級學生。他是村里的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他主動承擔家務,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以及3個年幼的弟弟妹妹。外祖母也因患上精神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每周末他都會去外祖母家收拾家務。盡管生活困難,但他陽光向上、自強自立、成績優異、熱......[更多詳細] |
|
新時代 新風采 | 新時代好少年:張埕茈 |
張埕茈,女,2014年9月生,紫陽縣蒿坪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她積極參與各類公益組織活動,多次參與紫陽縣茉莉愛心公益聯盟組織的公益活動,為山區貧困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送去愛心,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貢獻一份愛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她化身家鄉小導游,用稚嫩聲音講述家鄉故事,榮獲紫陽縣......[更多詳細] |
|
新時代 新風采 | 新時代好少年:郭予希 |
郭予希,女,2013年5月生,平利縣城關第五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勤學上進,責任心強,多次獲得校“學習標兵”“優秀班干部”“優秀大隊干部”等榮譽稱號;她熱心公益,樂于助人,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她全面發展,多才多藝,書畫、圍棋、編程樣樣精通,曾獲得省級“小學生趣......[更多詳細] |
|
新時代 新風采 | 新時代好少年:張嘉栩 |
張嘉栩,女,2011年5月生,寧陜中學八年級學生。她愛好廣泛,音樂、美術、寫作均很優秀,曾獲得金蛙獎、中國藝術特長生才藝大賽二等獎、陜西省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征文大賽二等獎等多項國家和省市級榮譽。她是志愿先鋒,配合學校拍攝《防性侵宣傳片》《防溺水宣傳片》多部公益作品,受到三秦少年......[更多詳細] |
|
譚可興:做服務群眾的“有心人” |
通訊員 吳玲玲在石泉縣池河鎮城鎮社區的街頭巷尾,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他時而是治安巡邏的義警,時而是環境整治的志愿者,時而又化身為矛盾糾紛的調解員,他就是池河鎮城鎮社區黨支部書記、池河鎮第二十屆人大代表譚可興。“作為一名社區書記,我的本職工作為居民提供周到服務;作為......[更多詳細] |
|
新時代 新風采 | 新時代好少年:胡昱菲 |
胡昱菲,女,2011年5月生,石泉縣喜河九年制學校七年級學生。她勤奮自強、樂于助人,是同學們的榜樣、老師的得力助手,多次被評為“優秀班干部”“優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文藝之星”等。在縣級繪畫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在縣級乒乓球女子團體比賽中獲得第一名,還榮獲縣級足球賽團體第一名......[更多詳細] |
|
新時代 新風采 | 新時代好少年:吳昀晏 |
吳昀晏,女,2013年8月生,石泉縣城關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品學兼優,積極上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多才多藝,興趣廣泛,獲市中小學生影評征集評選活動小學組一等獎、市紅領巾講解員技能展示三等獎,被評為市首屆青少年素質教育展演優秀小演員,獲“美好石泉”我來講小學組一等獎、石泉縣......[更多詳細] |
|
新時代 新風采 | 新時代好少年:張金橋 |
張金橋張金橋,女,2012年9月生,漢陰縣城關一小六年級學生。她愛好廣泛,素質全面,曾代表學校參加青少年法制教育大講堂等多種公益宣講活動,榮獲“安康市優秀少先隊員”、陜西省第十九屆“春芽杯”小學組獨舞類二等獎、“紅領巾獎章”個人四星章。......[更多詳細] |
|
|